04:案例·产业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房子 她两次将七旬母亲告上法庭
  独生女阿敏,十年前留居美国。杨阿姨,是阿敏的母亲,自从2006年老伴去世后,便独自一人留在上海生活。3年前,杨阿姨将普陀一套老公屋出售后置换购得松江一套新房。没想到因为这套房,阿敏前后两度将她告上法院,八年未曾见面的母女竟因此对簿公堂。日前,松江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为一套房两次诉讼

  普陀房屋原登记为杨阿姨夫妇及阿敏三人按份共有,各为1/3。在阿敏父亲去世后,为对该房屋办理继承手续,杨阿姨与阿敏各占1/3,并共同共有1/3。由于杨阿姨想置换房屋,而阿敏不便回国,于是她向杨阿姨出具了共同出售普陀房屋的委托书,委托母亲全权处理该房产。

  2013年9月,杨阿姨以175万元的价格将普陀房屋出售。2014年3月,杨阿姨购入一套建筑面积为80平米的新房,总房款153万元,登记在自己名下。

  阿敏得知情况后,将杨阿姨告上了法庭。阿敏认为,双方对于共同置换房屋是形成了共同的合意的,而杨阿姨却将松江房屋登记为其一人。协商无果,阿敏于2016年8月,向松江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房产与母亲共有。经法庭释法说理,阿敏随后撤诉。

  不曾想,时隔半年多,阿敏再次起诉,要求杨阿姨向其返还普陀房屋售房款中属于其的份额即售房款的一半875000元,同时要求杨阿姨赔偿其损失,即松江房屋目前市场价扣除当时购入成本价之余额的一半102万元。

  是否构成共同购房之合意

  庭审中,阿敏向法庭出示了2013年1月其委托杨阿姨共同购房的委托书材料,杨阿姨对于共同购房的委托书,明确表示未曾收到,双方从未有过共同置换房屋的合意。杨阿姨认为按照产权登记其与阿敏各享有普陀房屋1/2的产权,但其出售普陀房屋后,阿敏多次通过视频形式表示将普陀房屋的份额赠与母亲晚年所用,也从未向自己主张过售房款。

  松江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被告杨阿姨基于原告阿敏的委托将普陀的共有房屋出售后,虽又购买了松江房屋,但登记于其一人名下,阿敏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杨阿姨收到并接受了阿敏的委托或者双方约定共同购买松江的房屋,阿敏为此提供的委托材料未得到杨阿姨的确认,且该委托书的意思表示也不明确,内容也不涉及共同购买松江房屋,故难以确认双方形成了共同购买松江房屋的合意,据此驳回阿敏要求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书香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住院后医生打来电话索要“红包”
赌鬼竟租来轿车抵押借款换赌资
中银基金前三季度多只产品领跑
Brother商用绣花机PR670E焕新上市
为“保”房产 让岳父做“挡箭牌”
上海打造车市便民利民服务平台
为房子 她两次将七旬母亲告上法庭
家庭周刊案例·产业04为房子 她两次将七旬母亲告上法庭 2017-11-08 2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