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手小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玩得开心又有价值
郑惠萍
郑惠萍(芷江中路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特级园长、特级教师)
  低结构活动的研究历时15年,历经三个重要的突破,即由“教”到“学”的视角转变,活动环境的突破,活动范式的创新。是孩子们在规定的活动中划一的表现点醒我们:幼儿的被动学习现象依然严重。是孩子虽然有“玩”,但却是‘被玩’的状态,促使我们深思:教师往往用玩的名义去教,而剥夺了孩子的真玩。是孩子发展的无限可能,引领我们最终建构了有别于中小学的教学活动:目标内隐、过程开放、结果多元的低结构活动范式。

  理念的改变

  从远离到走近

  我们将低结构活动的核心理念凝聚为一句话,即“让孩子表现自己,让成人发现孩子”。其内涵为:

  认同  尊重幼儿的天性,让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才能从每个孩子的不同的表现中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

  开放  真切关注幼儿自身发展和探究的需要,提供开放、互动的教育环境,发现孩子的无限可能。

  回归  回归学前教育的本原,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让幼儿玩中学、探索中学、生活中学,从而学得有趣、有效、有用。

  活动结构的改变

  从封闭到开放

  低结构活动以幼儿为主导,目标内隐,强调过程,强调游戏,强调幼儿自主建构经验。教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简单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自由探索与发现、自在表达与表现的机会。

  活动载体的改变

  从建构到解构

  低结构崇尚“大道至简”,即提供最简单的玩具材料,发挥最大的发展价值与活动功能,力图使幼儿赋予环境材料以生命,比如充分利用生活中最基本简单、原生态的材料,沙、水、管子、夹子积木、颜料、粘土、绳子等,能与幼儿实现“对话”,孩子就此自创玩法,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

  活动范式的改变

  从知识化到智慧化

  低结构活动不是简单地用孩子要的“玩”来否定教师“教的期望”,而是将“玩”视作为教的机智,促使教师教的目的与孩子玩的快乐之间达成平衡。

  通过低结构活动,孩子提升了创造力、主动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人际沟通、自信、抗压力等等能力,这些能力正是面对当今世界最需要的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郑惠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书香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让孩子表现自己 让成人发现孩子
让孩子玩得开心又有价值
图片新闻
从大师墙看孩子百花齐放的背后
家庭周刊大手小手09让孩子玩得开心又有价值 2017-11-08 2 2017年1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