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人生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忘年交艾明之先生
曹正文
  ■曹正文

  6月5日上午十点,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了艾明之手稿文献捐献仪式,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黄显功主持仪式。艾明之女儿黄晓蓓女士向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馆长周德明捐赠了艾明之先生的手稿、照片、签名本和他生前获得的有关证书及名人信札200余件。

  艾明之先生于2017年6月29日去世,这位原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享年92岁。

  笔者是艾明之生前的忠实读者与忘年交,作为受邀嘉宾在会上作了发言。我在发言中回顾了他1979年8月12日写给我的信,还有他赠送的签名本《浮沉》与《火种》。

  我在读初中时,就是艾明之作品的忠实读者,我在银幕上观看过两遍《护士日记》,记住了艾明之的名字,便去买了一本《浮沉》,后来又读了他的短篇小说《妻子》《群众丙》。总之,在我怀有文学梦的少年时代,艾明之是我当时最喜爱的当代作家之一。

  在书上和银幕上认识艾明之,毕竟太遥远。1966年初夏,同班同学约我一起去上海电影厂看大字报,我同意了,我主要想去看看少年时代的文学偶像艾明之。

  走进上海电影制片厂,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中,我找到了艾明之的名字,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成了大批判的对象。我把一张又一张大字报读完,年轻的心受到沉重的冲击。我担心艾明之先生会受不了,回到家里,赶紧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艾明之先生,您是我们喜爱的作家,请您正确对待“革命行动”,要坚强地活下去。信上署名是:一个喜爱您作品的初中生。我当晚去找邮筒,趁夜色苍茫,周围没有人影,赶紧把那封信投了进去。

  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在报上见到了艾明之的名字,我又给他写了封信,不久收到了他的回信,艾明之先生这样写道:

  读了你热情洋溢的信,很受感动,我过去在创作上并没有什么成绩,但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总是给我以鼓励和鞭策。就在四害横行、人妖颠倒的日子里,我也还收到一些读者来信,鼓励我,关心我,这里面也有您的一份……

  我收到艾明之先生的复信,非常激动。他在信上还说患了手颤的毛病,我赶紧向医生咨询,并又给他写了信,后来又应邀去了艾明之吴兴路的新居。

  坐在我眼前的艾明之先生,刚六十挂零。他清瘦,前额的头发有一点儿稀少,说话很沉稳,谈起往事慢条斯理而又滔滔不绝。

  我当编辑后,成了艾明之家的常客,他为我写了《书之忆》等文章。艾明之在文中自述,他当年走上文学之路,正是在上海一家小面馆当童工时,一位顾客掉了一本书,一直没有来领,艾明之把这本书带回去阅读,是高尔基的一本小说集《二十六个女的和一个男的》。是这本书让他开始向往文学之路。后来他的文学创作又受到叶以群的热情鼓励。1988年艾明之先生出版了《火种》的第二卷《燃烧吧,上海》。

  写中国资产阶级的小说,前有《子夜》,后有《上海的早晨》与《东风化雨》,但艾明之《火种》《燃烧吧,上海》第一次把主人公换成了工人阶级。

  1988年艾明之携新著《燃烧吧,上海》为读者签名售书,我正好也有新书出版,与艾明之一起为读者签售。我当时心情十分激动,能与少年时代最崇敬的作家一起为读者签售,真的没想到。

  艾明之作为文学前辈,非常关心年轻的作者,他和我好几次畅谈了他写小说的构思、人物塑造与选择典型的艺术处理方法,我受益很大。1988年,是他与北京著名作家刘绍棠介绍我加入了中国作协,眼睛一眨,30年已过去了。

  艾明之先生的作品给少年时代的我很大震撼,尤其他的《浮沉》描绘简素华的心理活动,对我后来的写作一直很有启迪。艾明之先生把他重要的作品于2005年结集出版了《艾明之文集》六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艾明之一生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上海电影界高质多产的能手,除了《护士日记》,他还创作了《幸福》《春催桃李》《青山恋》等电影作品。他今天留存的手稿、照片与其他珍贵文物,捐赠给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会让更多的读者认识艾明之作品的文学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家庭计划
   第05版:申城纪实
   第06版:情理产业
   第07版:家居生活
   第08版:妈咪宝贝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旅游休闲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我的忘年交艾明之先生
香江传奇,难逃生离死别
家庭周刊名人生活16我的忘年交艾明之先生 2018-06-13 2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