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金杨新村街道的老年活动室到南部的南汇新城镇再拓展到上海最北方的宝山区,从一线服务到志愿者培育再到志愿者技术支持,乐耆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重。在过去的十年间乐耆人始终怀抱为老服务的初心,联结社区各方资源,致力于创建互助温暖社区。乐耆在十年间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在社区中打造出夕阳乐园、白首印象和长者生命教育三个品牌项目,这三个项目将服务人群进行了精细化分类,针对需求链接社区资源提供精准化、多样化的服务,是乐耆多年来社区创新为老服务实践的成果。
为了让现场的更多人去了解目前的养老现状和养老问题,庆典活动特地设置了“一手资源,一手需求——为老服务综合化视角下养老顾问的角色和定位”和“‘原居安老’的现在与将来——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专业化路径”主题沙龙。
针对现阶段较热的养老顾问存在的疑虑,来自政府、高校、社区等层面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市、区、街道和落地实施层面讲述养老顾问相关政策出台的缘起、初衷以及落地应包含的服务内容。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陈以文用上海市层面的相关数据阐述了老龄化的趋势,老年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之间的矛盾,认为养老顾问的出台是社区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养老顾问也是满足社区养老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契合点。
而对于目前上海“9073”(即90%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照顾)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养老格局,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在哪里养老”这一问题也有着不同的见解。赞成原居养老的专家认为在原居环境下养老有更好的人文服务环境,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都是在社区的基础上进行的人文服务,熟悉让老人更有安全感。赞成养老院养老的专家学者则认为养老院的设施设备更为完善,老人能够得到更为系统、完善的照护。乐耆助理主任周欢认为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都是个人选择,乐耆所做的社区养老定位是链接社区资源,创造更加温暖的社区环境,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延长长者健康自理时间,以老助老,为选择社区养老的长者创造老年宜居社区,社工在其中对于打通各个环节的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见习记者 沈怡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