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助理”寻上门抛出橄榄枝
事情发生在2017年8月。当时正值就业季,各种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王小姐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求职信息,没想到很快就有一个叫“maggie”的人联系上她,对方自称是某公司人事助理,负责招聘的是总监助理。
“我跟对方聊了很久,对方提出工资过万元,还能把户口落在上海,我觉得这样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王小姐回忆说,很快,maggie建了一个微信群,里面除了她和王小姐,还多了一个人,maggie称呼他为“王总”。
“王总”一出现,就表示出想要聘用王小姐的意向,但在“录用”她之前,“王总”先后以办理落户证明、从业资格证等为由收取了8.7万余元。因为“王总”每次都说得煞有其事,王小姐又对这份“难得”的工作十分期待,所以当“王总”索要费用的时候,王小姐也没有拒绝。此时,王小姐不会想到,一直到两个月后,她的工作也没有着落。
当年10月底,意识到可能被骗的王小姐提出要对方退还钱款,不需要他再办理相关事务了。然而,对方只退了一部分零头,剩下的8万元一直没有退还。
尚未入职已支出近9万元
王小姐报警后,警方于去年11月底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供认,其实,与王小姐联系的“王总”“maggie”都是他一人所扮演,之所以分饰两角,不过为了加深可信度、博得王小姐的信任而已。
据王某供述,一开始,他先称办理落户可通过办理人才引进实现,又以“maggie”的身份告知办妥人才引进需要秘书证和基金从业资格证,之后抛出“他有门路可以直接办出这两个证书”为诱饵,向王小姐索要费用。
此后,王某便一直同时用两个微信号与王小姐保持联系。办秘书从业资格证1.1万元、办基金从业资格证5500元、办理落户手续6000元、补交公积金1.7万余元……就这样,工作的事儿还没着落,王某就从王小姐手上骗走了近9万元。更荒唐的是,在这期间,王某还称自己为了聘用王小姐,辞退了前一任助理,需要支付前任助理2.5万元的违约金和3000元的精神损失费,而这一部分的费用,王小姐也承担了下来。
从10月份开始,迟迟等不到音讯的王小姐开始催促王某办理入职的事情,王某便编造各种理由推脱,找的理由也十分“高大上”,不是要跳槽到更好的企业,就是要去深圳成立分公司,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带着王小姐一起入职”。
到案后,王某供述,从王小姐处骗来的钱财除了归还的那一小部分,其余已经挥霍殆尽。
又到一年就业季。
找工作不易,求职网站也确实能提供不少便利,但网上求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需审慎对待。尤其对于入职前就以各种名目索要“费用”的,更要警觉。同时,年轻人也要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免落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