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是第一位找到沈某某为自己缴纳社保的受害者。2015年底,袁某在上海某市场内经营个体小生意,老家有一个再过两年就到上小学年纪的女儿。袁某计划让女儿来沪上小学,但因为没有上海户口,袁某担心孩子无法正常入学。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沈某某有“门路”可以帮忙搞定非沪籍人员子女在沪入学的事情,于是联系到了沈某某。
“他告诉我小孩如果要上小学,(父母一方)就一定要缴社保,而且一定要缴满六个月才有资格让小孩上学。”袁某说。2016年1月,袁某取了4200元交给沈某某,用来缴纳2016年第一季度的社保。“之后我去社保中心拉单子,但是没有查到(我缴纳社保的记录)。”
沈某某告诉袁某,社保必须缴满半年以上才能查到记录。2016年7月,袁某又取了8700元作为第二、第三季度的社保金交给了沈某某。9月,袁某再次前往社保中心查询自己的缴纳记录,发现一片空白。袁某立刻打电话给沈某某,“他回答我说他没交过钱,然后答应把钱都还给我,但是社保一直没缴,已经耽误了我小孩的入学。钱也一直拖到现在没还。”
据沈某某到案后交代,他并没有能力帮忙缴纳社保,也无法帮非沪籍人员搞定子女在沪入学的事情。当时他手头没钱,想骗点钱花,就编了一套“可以帮忙交社保搞定入学”的谎言,在和别人聊天时透露出自己的这些“本事”,果不其然有4位像袁某这样病急乱投医的家长“上钩”了。据袁某交代,他一共骗得7万元,被他尽数用于赌博,一分钱都没有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