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助力河湖全面治理“科学原力”
深化“河长制”,管好“责任田”。青浦因水制宜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创新领导带头、部门协同的河道分级管理机制,区、镇分别成立河长办,落实专职人员集中办公,设立三级河长,明确河长职责,树立河长公示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源头“深把控”,水岸“共同治”。在河湖治理的攻坚战中,青浦克服各方阻力,积极拆除沿河地块违章建筑,确保人员密度,在各村居设立垃圾分类点位,并深入村居百姓家宣传河道保护知识,切实提高百姓护河爱河意识。
跨域“齐联动”,界河“无界线”。青浦与江苏、浙江等地的界河共67条段。2018年6月青浦与江浙界河区县签订了《水域保洁一体化框架协议》等系列协议,并建立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联席工作机制。
管理“精细化”,建设“标准化”。依托北斗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河道监管能力。采用固定翼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技术和采用GPS定位监控,全面推广河长APP系统,起到即时发现、及时反馈的效果,让监督管理更为便捷。
精准施策,打通和谐人文环境“最后一公里”
打造环城水系人文公园,重塑水城新典范。突破传统河湖治理模式,利用淀山湖新城得天独厚的河网资源优势,通过河湖治理、绿化养护、生态重塑,重点打造环绕淀山湖新城的“环城水系公园”。
营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共建村居新风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拆违、清理乱堆乱放、整治村宅河沟、加强垃圾收运及河道保洁、田间窝棚和小型养猪场整治、淘汰劣势企业等措施,使村庄水生态得到良好改善。
长远布局,开启经济跨越式发展“绿色引擎”
以“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为理念,建设高度融合的“绿色水城”;以“淀山湖区、朱家角镇”为蓝本,打造别具一格的“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