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内容岀新 今年的重阳敬老月期间,全镇14个村居的文化活动除了安排越剧、沪剧一些传统的折子戏段外,内容新颖的现当代文化唱了主角,受到了老年人青睐。《改革开放好》组歌成为各个演岀活动选唱最多的歌曲,有热心作者还创作了《漕泾面貌又一新》的上海说唱,在听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尤其让善于对比的老年人常常深受感动。又如自编的情景剧《漕泾孝星》,以发生在身边的孝星为原型创作素材,演出现场感动了许多人。一些看似简单的三句半、诗词朗诵、小品、小故事等文艺形式,由于贴近时代脉博、贴近农村、贴近老年人生活,台上演出台下反响热烈。小品《美丽家园》、上海说唱《一包垃圾》,是作者在深入农村生活尤其广泛采访老年人后创作的鲜活题材的作品,屡演不衰,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演岀场所下沉 漕泾镇充分利用近年来创建的50多个以村居民宅基为主体的党建服务站点、老年人睦邻点,作为敬老月文化敬老的活动场所,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就便参加文化娱乐活动。重阳节期间,许多足不岀户的老年人,只要走动几分钟,即可参加隔壁或前后村的敬老活动。例如水库村四组的老年人睦邻点,重阳节期间宅基头人头攒动,成群结队的老年人由家属搀扶着参观蛋壳雕刻、葫芦雕刻等展示,一起动手制作草织品、重阳糕、粽子糖等。村里还在睦邻点举行了一场以“百善孝为先、传承中华情”文艺演岀活动,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个篇章,以及视频《情暖夕阳》、《多彩夕阳》、《奉献夕旧》分别展现了老年人与社会关爱的温暖情意,以及老年人精彩生活和老年人发挥余热的场景,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许多老年人说,我们年岁大了,腿脚不便了,让我伲在宅基头观看文艺演岀,想得真周到。
结对演岀攀亲家 漕泾敬老院有近百名老年人,大多是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高龄者,以往几年由镇文体中心邀请老年人进小剧场观看文艺演岀,可岁月不饶人,现在这些老人已对步行一公里外的小剧场显得无能为力。漕泾花园居民区王嵩山退休老校长创建的老年人精神幸福园,20多位学员一商量,决定与敬老院结对子攀亲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文化敬老扶老活动。重阳节期间,他们紧急行动起来,编排了一台“欢度敬老月、我爱夕阳红”联欢会文艺节目,其中有歌唱祖国、歌颂党和迈步走进新时代的大合唱、小组唱,自已创作的诗朗诵《老有作为》、快板《重阳乐》、《敬老院养老好》、故事《百岁老人的传奇》等,让老人们笑声掌声连成一片,最后与敬老院老人合唱《夕阳红》歌曲,共同唱响了一曲“黄昏颂”。 通讯员 汤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