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伍淑清女士是在2000年的时候,当时的现场格局和气氛别具一格。
她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太重,需要处理的事务太多,需要在一个较宽敞的公共空间同时安排几个谈话区,在几个区域间穿梭往返,用不同的语言,接待不同的谈话对象,讨论不同的话题。
同时,会时常和旁边走过的熟人打招呼。普通话、广东话、英语,自如转换。语速很快,词锋锐利,又带着厚重的涵养。即使谈着中国改革、世界变化的大话题,她也不会忽略掉为客人面前的咖啡续杯、茶杯添水这些细节。家族熏陶,自身修为,合成了伍淑清。既淑,且清。
以下是口述节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决定改革开放。新华社香港分社邀请我到内地访问。
1978年12月23日,我第一次到祖国内地。那个时候,要先从香港坐火车到罗湖,到罗湖后,从深圳坐火车到广州,从广州坐飞机到成都,用了一整天时间。我们一行是上午九点出发,辗转几个地方,晚上九点才到成都。
从那一天的切身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内地交通条件需要改善。
在到广州的火车上,我从广播里听到了邓小平的声音,我记得很清楚,他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当时,我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的十六位理事之一,希望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点事情。
伍淑清说起的“内地访问”,是当时代行政府职能的新华社香港分社所邀约。本为邀约伍淑清的父亲伍沾德,因伍老先生当年5月份刚刚到过内地,所以才有了伍淑清初访内地的机会。
我想,中国打开国门之后,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到中国投资,航空服务业应该首先发展起来。我的父亲是做食品行业的,也许可以考虑把做食品的经验和中国航空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和改善内地交通条件结合起来。
1979年,我带队到内地作具体考察,碰到了一个机会。当时,李先念出访菲律宾,我的父母就带了厨师、厨具,一路为李先念做饭。为国家的领导人做饭配餐,证明我们可以在食品制作方面达到比较高的水准。
从菲律宾回来,我们就开始和中国民航总局谈做航空食品的可能。在1979年6月份,一共谈了三次。到了9月,又接着谈。那时,中国刚刚表示要开放,合资企业还没有先例,前途未知,外商心里不是十分有底,觉得跟共产党谈生意风险很大,担心以后被吃掉。这种心理很普遍。
我们分析,从大势上看,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改革开放,中国民航就要飞国际航班,国际航班上就要有合格的食品。让中国飞机上的餐饮率先走向世界,使它成为打开国门的第一个窗口。食品虽小,意义却不小,所以我们还是有信心的,要接着谈。当时民航局的沈图局长等人和我父亲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协商、谈判。
此事缘起,和习仲勋有关。1979年,我国一个代表团出访,路过香港。团长习仲勋表示要见见伍沾德先生。见面时,习仲勋说:伍先生,我在广州工作,您到广州来看看,做点生意嘛。伍先生表达了相同的心愿。这才有这次一年多的协商、谈判。
在这个过程中,沈图把准备和香港一家食品公司合资搞航空食品的事情汇报给了邓小平先生。邓先生就说:你要了解一下,你的合作伙伴懂不懂得做面包,做出来的面包掉不掉渣。不懂得做面包,做的面包掉渣,就不要谈了。我觉得,邓小平先生考虑问题非常务实,非常实事求是。对这样的领导人直接关心的事情,我们是有信心的,所以就接着谈这个事情。有一次,从头天晚上十点一直谈到第二天早晨六点,终于把这个项目谈了下来。
当时有四个机构同时和国家民航局谈这个项目,有新加坡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还有北欧的FAS,我们以港澳同胞的身份参与谈判,最终争取到了合作机会。
当时刚刚开始开放,公司章程、企业法律等等,都还空白。我们为配合国家开放,就把香港所有的企业章程、公司登记办法收集过来,从英文译成中文,拿到内地,参考使用。
内地对我们的审核相当严格。不光要“懂得做面包”,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符合要求。1980年3月,沈图局长向邓小平报告,已经调查过伍沾德的背景了,政治上没有问题,也没有经济问题。于是邓小平指示:这个事情赶紧办。
又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就有了中国的“001号”合资企业。
1980年5月1日,我们和中国民航合资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说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5月3日,当时是中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先生为我们开业剪了彩。这个公司的成立和运行,结束了中国民航没有航空配餐企业的历史。
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指1980年至2000年——编者注)。要为国家做出国际水平的航空食品,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在为近五十家中外航空公司提供配餐。其中有近三十家外国航空公司,比如汉莎、美西北、美联合、全日空、加航、英航、日航等,近二十家国内航空公司,如国航、东方、南方、新华、西北等,为他们提供机上配餐业务,日配餐量最高接近三万份,最低接近两万份。公司还为中外政要人物专机和包机配餐,曾经为日本天皇、英国首相、美国总统配餐,这都要拿出国际一流水平。
因为公司的服务质量高,我们得到过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英航颁发的优质服务奖和优秀配餐间奖,美国联航颁发的质量保证银奖,北欧航空公司颁发的环境保护奖等等。
成就容易却艰辛,这是一个非凡的过程,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时间双方探索合资企业开办与经营方式的创举。伍沾德和伍淑清作为合资方筹措够应承担的500万港币之后,内地方面还没有相应规范,没有向他们提供合同、章程、委托书等通例文件,只是“握握手就一言为定了”。后来还碰到过美国设备禁运等难题,只能一一设法解决。
我的父亲一直在做食品。在他三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去世了。后来,我的祖母把我的爸爸和伯父从美国带回家乡,就是广东台山。爸爸从1956年开始和我的伯父一起搞食品,做餐厅,从零开始。到1979 年,已经搞了二十三年,在香港发展成为一个有一万三千员工、三百多个店的美心食品集团公司。他一直告诉我,做事要靠自己。父亲对我一生的事业有很大影响,我在八岁的时候就想定了,一早就给自己定了位,就是做餐厅,搞食品。我们就是带着二十三年做食品的经验和做事情的想法来内地办食品企业的。
从注册“001号”企业到现在的二十年里,我们像邓小平先生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交了不少学费,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二十年来,我们经历了“001号”合资企业的发展过程,也看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