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庭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待月西厢 诗意青花
刘国斌
  ■刘国斌

  英国迈克尔·巴特勒先生自1959年开始收藏中国瓷器,他独辟蹊径,专注于17世纪景德镇瓷器的收藏和研究,即明代天启至清康熙中期,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中,他又特别注重收藏绘有人物故事和山水的瓷器。2005年和2006年,上海博物馆和伦敦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相继举办了“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的展览,展出了巴特勒家族和上博收藏的相关藏品,并出版了《上海博物馆与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

  去岁军萍兄送我一本郑重先生的书法集,其实我也购买过多本郑先生写收藏的著作,还有一本《丹青行》,近日翻阅此书,突然发现郑重先生和巴特勒先生相熟,还去过他英国阿尔玛庄园赏瓷,特别是上手看过几件绘有《西厢记》人物故事的小盘。

  沈胜利先生也收藏了几件和巴特勒藏品相似的瓷器,其中的“清顺治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盘”尤为精致。此盘口径17.8厘米,高5厘米,足径7厘米。瓷盘胎体较为厚重,弧壁,口沿外撇并涂酱色釉一周,底部施釉,六字双圈“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盘子的正面绘有人物故事图,并以隶书字体题写了“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娇娆,满面儿铺堆着俏苗条,一团儿真是娇”的句子。这是《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唱词,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这是《西厢记》圆满大结局的一个画面,普救寺里,老妇人带着小儿子、崔莺莺、红娘和已经状元及第凯旋而归的张生相聚在一起。

  位于山西运城的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由于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普救寺而名声大振。《西厢记》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在此不必赘述,但《西厢记》的唱词确实十分优美,极富诗意,读来是如此赏心悦目。

  此瓷盘的青花色泽十分亮丽诱人,浓淡相宜更体现出了画面中器物的立体效果。人物的神态各异,或叩拜、或撞钟。服饰也是十分讲究,老妇人的衣裙繁花似锦,和尚的百衲衣千针万线。

  从已知的资料来看,这种诗画一体的装饰形式,以隶书字体在瓷器上题字,似乎只有明末崇祯和清初顺治两朝,而此盘的酱色釉口沿,则是清朝顺治瓷器的典型特征。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业内经常把明末清初的一些民窑精品瓷器断代为清康熙雍正时期。

  明万历四十八年后至清顺治十一年,景德镇官窑停烧,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陶瓷的发展,民间力量的焕发,使得民窑精品叠出。也许没有这个过程,中国陶瓷史上就没有清三代的辉煌,整个社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申城纪实
   第05版:申城教育
   第06版:申城教育
   第07版:家庭计划
   第08版:情理与法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缘分对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篆刻两方
待月西厢 诗意青花
今年世界邮展首次集中展出新中国邮票全家福
写我幽抱:徐正濂篆书篆刻展
云南发掘一古墓群 已出土器物300余件
将军老兵心向党:百位将士书画展开幕
潘基文与书画家朱祖国的文化交流
家庭周刊家庭收藏15待月西厢 诗意青花 2019-06-19 2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