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发”产业用人荒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沈怡筠
  焦点关注

  从一线护理人员到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我国的养老产业正在面临全线的“用人荒”。

  近日,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称,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之巨,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

  这份由摩根大通公益支持完成的报告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反映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中的种种现状。

  记者 沈怡筠 整理报道

  “当时临近毕业,何去何从我心里没底,完全没有方向,也没什么改变的机会。我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但到底是否进入这个行业,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更加犹豫。”小武如今已经是一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站长,回想当年的犹豫和迷茫,她记忆犹新。

  “我的老家在甘肃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我肯定无法在那里实现自己的追求,可对于自己所学的养老服务,我实在又无法鼓足勇气选择进入。就在这时,学校请来了新动力项目组。”小武对当时所参与的宣讲和课程内容早已记不清,但她清楚地记得项目组老师对养老服务发展的全景描述,激发了她试一试的决心,从2015年至今,小武从照护员、培训助理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新动力项目是开启这一切的敲门砖。”

  新动力项目是由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大通公益资助的一项针对中国老龄化状态下对于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计划。

  A

  高职、高专是绝对主体

  5月30日,“新动力”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公益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

  据该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是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主要性别构成,占比超75%。而高职、高专等职业化教育是我国养老服务高等教育的绝对主体,占比近90%。在这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护理等是目前养老服务高等教育主要相关专业。

  “这份调查与几年前相比体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比如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考虑到养老行业发展的前景而选择就业。同时家庭支持的比例也有令人欣喜的变化,至少有过半家庭持中立或支持的态度。有超过七成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表态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但这也取决于学校的教学以及实习机会的提供。”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成绯绯主任在肯定这些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提出在这一过程中“隐形”的就业发展的公平性问题,例如目前年收入8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是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家庭背景,其中农村户籍学生占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学生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从其他基本情况来看,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行业前景是超七成我国大学生考虑从事养老工作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就业机会。近九成我国大学生对在读养老专业的设置表示满意,但也有至少半数以上提出希望从扩大就业渠道、完善专业配置、提升培养层次和提高应用性四个方面提升在读专业水平。全国仅六成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养老服务实习机会,养老机构是他们首选实习地点。

  从就业意愿调查结果分析,超七成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愿意从事本行业工作,但受性别、出生时间、户籍所在地、户籍类型、家庭年收入、所在年级、专业分布、实习机会等因素影响,会有波动。

  B

  社会力量带来新动力

  “当时我身边的家人、朋友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可现在看看,这个行业太需要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了。”今天的赵伟能有这样的感慨,同样基于参加新动力项目首期后进入养老行业这几年的实践和感受。成为“社区孙女”、“街道好人”好口碑的赵伟如今依然坚守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线,成为老人信赖、家属称赞的养老服务资深人士。

  据悉,新动力项目自2015年开展以来,项目组走进了国内20余所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大中专院校,为超过4600名大学生进行了公益宣讲,促使他们对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更强的信心。累计已有844名非优势大学生参加了2 ~3天的新动力项目主题培训,有768名学生进入养老服务相关单位实习,共计有610余名学生最终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就业,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受益学生专业分布涉及老年服务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护理、中医、家政、社工等十余项。新动力核心培训内容涉及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为老服务沟通、居家康复护理知识、认知障碍认知、康复体育、中医基础技能、社区活动等10余项市场急需的内容模块。在项目组专家的设计引领下,新动力项目实现了以120课时为基础的宣讲与培训内容组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养老服务发展现状与未来,帮助学生坚定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信心与决心。

  C

  “1+X”模式带来新转机

  目前,养老服务行业人才供给的结构性问题可能迎来转机。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立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职业教育被给予“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现实期望。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张明亮表示:“‘职教20条’的改革已经注意到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明确提出要在学前、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打通中高职衔接,扩大招生规模,从培养人才数量上加大供给。另一个即是最具亮点的‘1+X’试点,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旨在让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符合并满足行业用人需求、企业用人条件,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进行提升。”张明亮介绍,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作为首批老年护理1+X培训评价组织试点单位,已经开始在国内相关院校启动探索。

  但同时也有专家提出,养老服务行业人才供给的挑战,首先不是技能高低,而是年轻人是否愿意将养老服务行业作为就业发展选择。这些来自于中专、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90后、00后会怎样看待这个行业?养老行业目前还是一个动员大家进入为主的行业,要能够让学生主动选择进修“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在“1”的内容中加大能够让学生认识了解养老服务发展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中间的机遇与未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未来20至30年间是中国老龄化加速期,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 2030 年,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5%左右。中国的专业养老护理行业已经开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摩根大通中国区CEO梁治文表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申城纪实
   第05版:申城教育
   第06版:申城教育
   第07版:家庭计划
   第08版:情理与法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缘分对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银发”产业用人荒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家庭周刊特别关注02“银发”产业用人荒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2019-06-19 2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