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碳朋友
李大伟
  我是看《水浒》《三国演义》长大的,如今也算个书斋人物,但内心依旧草莽气概,书房有联为证:“文章追唐宋之上,为人亦儒侠之间。”上联是野心,下联是真心。至今与三教九流称兄道弟,既有三文鱼级别,也有河鲫鱼级别,既有大拇指朋友,更多的是脚趾头朋友。所以,我的朋友往往不是胡适之,而是小巴辣子,我谓之“低碳朋友”。

  低碳朋友的特征:“出有车”——自行车;“食有余”——未必鱼;居有屋——肯定不是江景屋。可能环线以内,往往两室一厅,在上海属于“永和豆浆——加只蛋”:二室户的改进版。最大的特征:唯一的灶披间兼储藏间,唯一的厕所间兼洗衣间,唯一的客厅兼多功能厅。按使用频率的排列:餐厅、客厅、麻将厅、卡拉OK厅,小客厅很像大人物:兼职多,但属卯榫嵌,彼此兼容。

  我从小游手好闲、志大才疏,结果“大事做不来,小事不会做”。开门七件事,都是小事,却是烦事,天天围着我“头头转、跺跺转”,仿佛蜜蜂叮癞痢。我的生活态度:“油盐醋米烟酒茶,鸡飞狗跳乱似麻,我也管不得许多,走出后门看梅花。”幸亏我读大学前曾在企业呆过一年。那时的企业“小而全”,汇集了各种人才,我为人“憨兼傻”,肯吃亏,所以周围聚集了一帮低碳朋友。进了大学不忘本,“常回家看看”。毕业后进了报社,也常常受托帮忙,上传个消费投诉之类。下海办企业,老同事的婆姨下岗了、老邻居的孩子毕业了,我的企业不是收容站,就是中转站。前者收长工,后者收短工。如今我的福报来了,衣食住行很方便,空调坏了,电工来了;水管坏了,水电工来了;凳子瘸了,小木匠来了。

  逢年过节,总要请“低碳朋友”聚聚,他们拒绝去饭店,理由:远离地沟油!实际为我省铜钿。聚拢到我的家里,谢绝阿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菜系属于“低价、低油”的低碳系列。一盆“炒蟹粉”,蛋清裹姜末,再滴些醋,绝对大闸蟹风味,绝无高蛋白后遗症。一碗“鱼翅”:龙口粉丝切成段,鸡汤煨,滗干汤,滴些火腿汁,以味精吊出咸鲜味,搅拌后,就是鱼翅味,绝无痛风忌。终于可以坐下来了,一支烟、一口酒,你一言,我一口,海阔天空,先说实话,后说笑话,最后说大话,拍胸脯、甩榔头,到了站起来唱《国际歌》,那就是高潮了。我情不自禁地喟叹:“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兴。”

  每次聚餐的食料,朋友顺手带进来,我专备好酒。先上茅台,“低碳朋友”哄然而起,情不自禁用上海苏北话:乖乖,格记(这次)弄(音侬)搞大了!

  然后上茅台酒的邻居——黔台酒,而且是50年珍藏版,口感比茅台酒丰满而醇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低碳朋友”一致叫好,然后好奇,追问价钱,我的口头禅:“谈啥?只要开心。”避而不谈,更加神秘!

  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位贤惠的女人;成功大人物背后,往往有一群小人物,比如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沂蒙山上的红嫂,革命用语:群众基础。商业术语:管理团队。江湖熟语:一个好汉三个帮。

  我的背后,有一群低碳朋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来信来论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
   第B05版: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
   第B07版: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
   第B09版:影视地带
   第B10版: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19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今宵灯谜
山间铃响马帮来
天鹰
低碳朋友
智慧快餐
高招不等于扶贫
衣着风云
笔歌墨舞源远流长
一腔激情演江姐
新民晚报夜光杯B03低碳朋友 2011-12-25 2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