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宁波市郊龙山(大名伏龙山),山高不过百米,然而由于那里盛产肉质滑嫩、不含泥沙的黄泥螺,特别是最优质的三月“桃花螺”,遐迩闻名。在与当地亲友们的话际交流中,我获知不少原创的俚语即“老话头”,犹如品尝时鲜黄泥螺,觉得新鲜异常,不仅合辙押韵、形象生动,更是隽永深长,耐人寻味。我且选撷几则,把它们“译”成大白话,供诸君咂赏——
“没有媳妇东托西托,媳妇进门东哭西哭。”“二岁打娘娘发笑,廿岁打娘娘上吊。”“人家事情头顶过,自己事情穿心过。”“一不赌力,二不赌食。”“吃勿穷,穿勿穷,算计不着一世穷。”“桂花喂牛,不识香臭。”“漂亮衣衫笨肚肠,绣花枕套烂稻草。”“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磨。”“棺材横头踢一脚,死人肚里自明白”等等。
上述“话头”,有意境,有故事,有情趣,它是底层人民大众长期实际生活历练、感情之提炼浓缩且以琅琅上口的说道表达,人们一听就懂,牢记不忘:比如媳妇迎娶前的公婆辈急切喜悦的神情以及与跋扈的悍妇共处后的遭遇、母亲对幼儿的溺爱欢欣与日后因遭逆子不尽折磨却无助的厌世、对纨绔子弟虚有其表的嘲讽、对为非作歹却欲盖弥彰的训诫等,描摹得何其简洁传神,教益何其深刻。这些话语岂是书斋中秀才所能“产出”的!故此,期望正在投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记者们在发掘时鲜题材的同时,不忘捎带带有泥土清香与芬芳的鲜活的民间“老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