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新民环球/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能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能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能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能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能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2012年03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3300万美国人选择独居
能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袁原
■独居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图GJ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独自生活,甚至选择终身独居。有人担心这会瓦解传统的家庭和社会结构。然而,也有社会学家对此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体现了当代人追求自由、懂得节制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观。

  瓦解传统社会结构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埃克利嫩伯格认为,独居兴起是美国社会经历的最深刻变革。 

  2011年统计显示,有近3300万美国人独自生活、自立门户,他们在全美所有户数中比例高达28%。独居人家和无子女的丁克家庭已成美国最主流的居家生活方式,所占比例高于由父母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或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 

  更重要的是,如今罕见“过渡型”独居者,即成家前短暂独自生活之人。研究显示,一旦独自生活5年以上,这些独居者极有可能终身维持孤家寡人的生活方式。在美国,除了育有子女的夫妻,独居者的生活状态最为稳定。与50多年前的情况不同,他们更常见于城市之中。从西雅图到迈阿密,从明尼阿波利斯到新奥尔良,美国各城市独居者所占人口比例在增长。 

  自出现以来,独居者就被认为是孤独的代名词。一部分社会学家甚至担心,独居生活方式的兴起将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以家庭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 

  政治学学者帕特南在2000年出版书籍《独自打保龄球》指出,由于传统社会结构日益瓦解,美国人的生活品质大不如从前。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奥尔兹和施瓦茨最近出版新书《孤独美国》。他们在书中警告,“日益增长的孤单”和“国内社会隔绝的动向”正在损害美国人的身心健康。 

  重新定义孤独含义 

  独居者一定觉得孤独、寂寞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利嫩伯格指出,目前尚无证据显示,独居生活方式的兴起令美国人更加孤独。目前已发表的不少学术文章强调,社交行为的质量而非数量才是衡量人们是否孤独的有力“指标”。 

  芝加哥大学社会神经学教授卡乔波曾与人合著《孤独》一书。他在书中指出,是否独自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是否感觉寂寞。 

  不少离异或分居的夫妻常常抱怨,最孤独之事莫过于与毫无共同语言之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接受克利嫩伯格访问的海伦两度离异,如今独居。她承认,自己在每段婚姻中都不快乐,一直渴望独自生活。 

  克利嫩伯格访问了300多名独居者,并仔细梳理有关学术文献,结果发现,大部分独居者根本不是孤独、落寞的主儿。 

  大量证据显示,与非独居者相比,大部分独自生活的人拥有更精彩的社交生活。数码时代的到来,令独居者更容易交到朋友、参与社交活动。独居非但没有令他们陷入“与世隔绝”的可悲境地,反而令他们更加踊跃地接触他人和社会。 

  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没有了家庭义务和同居关系的束缚,独自生活的人们更为自由地寻求一种所谓的“个人异教”。他们通过社交网络彼此联系,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一呼百应,走出家门聚到一起。 

  最大优势在于自由 

  独自生活并非当今美国独居者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完全可以与家人同住,或者寻找室友。然而,大部分人仍然选择独居,其中原因甚至关系到人生观和价值观。 

  独自生活最大的优势莫过于自由。独居者可以在自己愿意的时刻,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得充实、有趣。 

  接受克利嫩伯格访问的人中,朝气蓬勃、个性引人的独居者比比皆是。女律师埃拉热爱旅游。多年独自生活使她有足够时间发展这一爱好,还从其中得到磨练,变得更加勇敢自信。已经步入晚年的琼坚持独自生活,她珍惜自己享有的“自制”和独立,不愿依赖或卷入几个成年子女的生活…… 

  独自生活,让人们有机会认真思索“我是谁”、“我要怎样的生活”之类的问题,并为此付诸行动。 

  除赋予人们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之外,独居还令他们得以追求个人自由、学会自我调节并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克利嫩伯格认为,独居不单纯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有利现代人身心健康的“恢复性独处”。

  袁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公众服务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1版:新民环球/钩沉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0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E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2版:新民楼市广告
渔民劳动保护权益有法律盲区
海上“包身工”维权大不易
3300万美国人选择独居
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独居者多为外来劳力
现代社会孤独难题 有家室者亦会遭遇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聚焦A303300万美国人选择独居 2012-03-23 2 2012年03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