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
推进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同时,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医改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实现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分别达到医疗机构总数和服务总量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