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某人被指“抄袭”……
陈歆耕
  陈歆耕

  当一个写作者被指控有“抄袭”行为,一般会作出什么反应呢?我们看到的有这样几种模式:A.对待法院的判决,赔钱但“拒不道歉”;B.如驼鸟般把头埋进沙子里,长时间装聋作哑,不作回应;C.立即将相关材料交给学术机构,让他们作出权威判别认证……个人认为C的处置最为理智、得体。有没有面对同样“指控”作出别样反应的呢?有。最近我就碰到一例——

  数天前突然接到北京一个电话,听到的是一位陌生女士的声音:“……我是何南爱人××……”,何南?我脑子里快速搜索,一时想不起有关信息。对方接着往下说:“前天《文学报·新批评》上刊登了一篇唐小林的文章《当代文抄公是如何疯狂抄袭的》,文中指控我爱人何南写的《一代大师季羡林》抄袭了蔡德贵写的《季羡林传》。这个作者的指控不成立,您能否提供唐小林的联系方式,我们想跟他探讨澄清一下。”这下我才弄清楚,何南是《一代大师季羡林》一书的作者。于是我建议对方:与其与唐小林小范围商榷,不如请何南先生写一篇回应文章,公开澄清事实真相,效果岂不更好?

  对方接受了我的建议。隔两天,何南先生的回应文章来了,题目为《我的答谢》。文章回顾了他写作该书的过程,最核心的是指出,唐小林指控的那些“抄袭”文字,皆是化用了季羡林本人散文、随笔、自传中提供的材料。为何与蔡德贵写的《季羡林传》有文字雷同之处?因为《季羡林传》作者也同样化用了季羡林本人文章中提供的传记材料。两本书的材料同源,因此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

  他的申辩是传记乃至非虚构写作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参照、借鉴二手材料,尤其是已经作为艺术成品面世的二手材料?避免“抄袭”、“挪用”嫌疑的上上策,是通过采访掌握大量第一手的材料,或通过考证索隐挖掘出新的材料,这都是别人未知的“新料”;对二手间接材料,尤其是已经成书的材料的使用则须小心谨慎,如果没新的思想角度去重新观照揉合那些材料,或无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只能挪用原文,则应注明出处,即使是来自传主本人著作中的材料也应如此。

  本文主旨并非讨论传记写作中的问题,而是对被批评者何南先生“回应”的态度颇有一番感慨。何南“回应”文章用了《我的答谢》做标题,对批评者不但没有怒火中烧,或立马表示要诉诸法律,而是采取了一种感恩的态度,实在难得。评论家葛红兵在一篇评述《新批评》的文章中曾表示过一点遗憾,一些著名作家为何面对评论家的批评文章,几乎无人作出书面回应。评论家认真读了作品,对文本作出解析,付出了辛勤劳动,理应得到作家的尊重和重视,无论你的“回应”是认同,还是有歧见,都是可以发表出来进行探讨的,都是尊重对方的一种方式。朋友之间也是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的,由此创作和评论才能相互碰撞、沟通、交流,这才是一种正常的创作与批评的生态,一种有益于文学生长的生态。

  因此形成健康的批评生态,不仅仅是批评家一方的事。常言道:琴瑟和谐。光有琴,缺了瑟,声音未免单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评论
   第A03版:要闻·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法治视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包你烦
当某人被指“抄袭”……
三进耶鲁
泥土的呼唤
九十辞祝诗
段老赠我《满江红》
感受柏林(水彩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当某人被指“抄袭”…… 2012-03-27 2 2012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