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打完封闭针病情没好转
2010年9月,李梦南腿疼,李禄第一次带孙子到哈医大一院就医。李禄回忆说,当时挂的是骨外科,由副主任医师祁全接诊。片子拍完后,祁全认为可能与风湿有关。李禄随后花25元挂了风湿免疫科专家号,“挂了号,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连瞅一眼都没瞅,说跟风湿没关系,该上哪儿上哪儿。”
李禄又折回骨科,祁全认为李梦南有双腿滑膜炎,然后决定打封闭针。但李禄认为,打完了封闭针,病情没好转。
昨天,记者在哈医大一院门诊处门诊处找到了祁全。祁医生说,“在门诊一天要接诊50个病人。”对李梦南已没有任何印象。
【2011年4月】医生责怪李梦南“看错科”
2011年4月,爷孙俩第二次来到哈医大一院,住入骨外科,这次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风湿免疫科,李禄便拿着病历又找到张志毅。李禄回忆说,张志毅这回看了片子,反问为啥住骨科。
“我不住骨科住啥,我来找你,你瞅都不瞅一眼。完了又说为什么住骨科!”
李梦南最终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李禄说,医生推荐两种药,一种是谊赛普,一种是类克。使用谊赛普整个疗程需要2.3万元,而类克需要3.9万元。李禄征求了家里意见后,决定注射类克。“一支6240元,效果好。”
【2011年5月】入院治疗突发肺结核
去年5月10日,为打第二针类克,爷孙俩第三次到哈医大一院。
但李梦南住院后就高烧,“确诊是结核性胸膜炎,就是有肺结核。”李禄说。
随后,李梦南转回到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扎兰屯医院)进行肺结核治疗。
2个月后,李禄再次联系了哈医大一院的副主任医师梅轶芳,梅让他来哈医大一院。
【2011年7月】治肺结核期间情绪异常
2011年7月中下旬,爷孙俩第四次来到哈医大一院,“从扎兰屯直接到哈尔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张娟接待的,说必须找梅老师。”李禄说,梅轶芳当时不在医院,于是在电话中告诉他,回家再吃3个月口服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再治疗肺结核。李禄说,自己当时就想不通,“去了又让回去。”
从哈医大一院出来后,李禄爷孙俩又回到了扎兰屯医院继续治疗肺结核。“在医院用了20多天异烟肼,但成天一站就傻笑。”扎兰屯医院后来通知他们,不能再用异烟肼了。
这次住院,李梦南变得有些异常,经常一个人傻笑,不时还会突然激动。
一次李梦南对爷爷说,不打工了,要再上学。李禄当时满口应允下来,“然后(李梦南)就在走廊里,大叫‘又能上学了’,不正常。”李禄说,还有一次,李梦南接到电话说父亲减刑了,“半夜激动得在医院走廊里叫。”
扎兰屯医院建议开药回家治疗,李禄也担心李梦南闹腾影响其他病人,只好同意。医院每次开20天的药物,并要李梦南隔20天就去复检一下。
去年9月末10月初,李禄再次和哈医大一院联系。他说,梅轶芳答复他称还不行,结核还得治疗。
【2011年12月】结核好了风湿病加重
到去年12月初,因为强直性脊柱炎严重,爷孙俩第五次来到哈医大一院。“这次是郑一宁接待的,在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认为李梦南结核还没好。”这次用药就用到2012年3月份,爷孙俩觉得这次结核治好了,但强直性脊柱炎却越来越严重。
【2012年3月】不让进诊室“脸色变了”
2012年3月22日,爷孙俩乘火车,抱着很大的希望第六次来哈医大一院,次日早上8点多到了哈尔滨,两人直接找到郑一宁。
郑一宁说,还得去胸科医院检查一下。爷孙俩赶到胸科医院拍了片子返回,郑一宁告诉李禄,说他没有拿胸科医院的门诊手册。李禄让李梦南去取门诊手册,然后回宾馆休息。大概15点30分许,李梦南拿回了胸科医院的门诊手册。爷孙俩又去了风湿免疫科。因为梅轶芳不在,郑一宁就领着爷孙俩找副主任医师赵彦萍,“郑一宁说带我进去,不让梦南进。这个环节看出梦南不满意,脸色和原先不一样。”李禄告诉记者。
李禄介绍,赵彦萍先看了胸片,说结核没好,要我们休息3个月再来。我们主张打类克,她说结核还未痊愈,打类克确实不行。
李禄说,自己出来后,将情况告诉了李梦南,他也没什么异常,两人就直接回了旅店休息。没料想,就在李禄休息期间,悲剧发生了。 东方早报(李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