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亮点:使我国海洋工程试验能力从500米跨越到4000米水深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逐步步入深海,半潜式平台、立柱式平台、张力腿平台、浮式生产储油系统等深水工程结构物的应用日益广泛。而这些昂贵的大型开发装备在各种恶劣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运作,其综合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工程方案的确定。
如何在工程意义上有效模拟数千米的水深和锚泊系统覆盖范围,如何将深水中的剖面流、高速流和复杂风浪精确再现?上海交通大学杨建民教授领衔的团队攻克了这些难题,创新研发了深水海流模拟、深水系泊系统截断试验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我国首座海洋深水试验池。这个“软硬件”结合的技术体系,将海洋平台系统构建物理模型,模拟所处海域的风、浪、流和水深等环境条件,在试验水池中测试其载荷、运动等综合特性,并评估、优化和确定其设计可行性与运行安全性等。该项目使得我国的海洋工程试验能力从500米跨越到4000米水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据了解,项目在国内外的海洋开发中成功应用,申请发明专利25项(获得授权17项),其他知识产权授权6项,其中多项核心技术为国际首创。目前,项目已在我国首个深水油气田荔湾3-1开发工程和首座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重大装备的设计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讯员 彭涛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