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2011年度上海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蚕宝宝吐丝变身“蜘蛛侠”
张炯强
■蚕“8”字形吐丝有缺陷,转折处有薄弱点
  项目:动物丝仿生制备中的关键问题

  奖项: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亮点:柔软的蚕丝制成性能媲美蜘蛛丝的“超级纤维”

  今天,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生物大分子课题组以“仿生制备”项目中的若干成果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级蚕丝”是此项目的成果之一。

  该课题组负责人、复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邵正中解释说:“所谓‘超级蚕丝’,就是把原来柔软无比的蚕丝,变成坚硬的蜘蛛丝,让‘蚕宝宝’变成‘蜘蛛侠’。”

  邵正中则介绍说:“我们从高分子角度去研究,发现蚕丝与蜘蛛丝在成丝机理和各层次的结构等方面是一致的。理论上来讲,两者的力学性能应该比较接近,但为何两者差异巨大?”

  邵正中及其团队研究证明,由于蚕在成茧过程中的“8”字形吐丝行为,导致蚕茧丝的转折处会存在较多的“薄弱点”,容易折断,因此显得比蜘蛛丝脆弱许多。如果改变蚕的吐丝方式,比如,“按”住蚕的头,以一定速度匀速拉出蚕丝,而非直接采用蚕茧丝,再进行两者的力学性能测试,多次实验结果显示,“拉”出的蚕丝力学性能不弱于蜘蛛丝。这意味着,人们不必再花大价钱去制造人工蜘蛛丝,用蚕丝可以代替蜘蛛丝。

  依据这个思路,邵正中团队还寻找到了一种特殊方法,利用相应的纺丝设备,在实验室中纺制出了“超级蚕丝”。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谋求与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合作,共同研究蚕丝蛋白等对于提高生物医药用材料各种性能的可行性。他们发现在气管支架、疝气补片、子宫吊带上采用丝蛋白进行改性后,能明显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在减少组织粘连的同时促进细胞生长。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2011年度上海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1年度上海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民生·财经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家装之窗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教育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4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5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6版:生活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名品风尚
   第C04版:城市品质
   第C05版:单品主张
   第C06版:男士部落
   第C07版:资讯柜台
   第C08版:标志橱窗
青年人挑科技奖“大梁”
基因定位“步步快半拍”
试验池里再现洋流风浪
蚕宝宝吐丝变身“蜘蛛侠”
新民晚报2011年度上海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A07蚕宝宝吐丝变身“蜘蛛侠” 2012-03-30 2 2012年03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