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格鲁米欧拉莫扎特协奏曲
詹湛
  ◆詹湛

  小提琴演奏的法比学派传承到上世纪40年代,可以说是奇葩绽放了,蒂博、内弗、费拉斯等人都是出类拔萃的大师。最近听莫扎特第三、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演奏者便是法比学派的代表人物格鲁米欧。说来有趣,这两支曲子经久不衰地矗立在中国小提琴考级史的纪念册上。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由于技巧不难,加之唯美绝伦,一些小朋友们都可以演得像模像样。但是,即便有些名气不小的提琴家的演奏,仍缺少几分韵味,为什么呢?或许这张飞利浦的唱片能给出一点解答。

  莫扎特不是技巧性的东西,他更多关乎的是心灵。尤其是很多听者觉得莫扎特听起来简单,所以拉起来也就容易,那是错的。更加容易犯的错误是,因为觉得简单,把莫扎特当快餐面使唤了。在这里,格鲁米欧给我们树起了极佳的榜样:音音饱满,句句到位,不拖不赶,大方自在。其实,听琴要过瘾首选海菲茨,学琴要规范当效格鲁米欧。如果现在看几位前辈大师的录像,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在各显神通的表象下,基本功最扎实的格鲁米欧算一个。海菲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和米尔斯坦,在动态激烈时往往会移动琴身,或者上下(左右)摆动琴头。唯有格鲁米欧,一曲恰空拉毕,琴在肩上稳如磐石,纹丝不动,头、肩、琴三者仿佛焊在一起,内功之深可窥一二。

  在莫扎特里真要做到百分百的自由,的确不那么简单。莫扎特被小提琴界公认为“难以拉好的容易活儿”。看格鲁米欧拉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如果用人物比喻那就是大家闺秀了,没有半点羞涩的意思,吐出来的每句乐句就如海浪拍岸,一点儿不带落空的,在合适的时候再添加点表情,这才有了在稳固的框架上雕龙绣凤的美感。

  说这些,并非指莫扎特协奏曲不适合考级。我的看法是,真要完美地拿下这首乐曲,所具备的不仅仅是乐感和技巧,心理层面的成熟度与内在的修养是关键所在。通俗地讲,在帕格尼尼里混得如鱼得水的演奏者,莫扎特却不一定吃你这套。他不仅检验你弓子和指法的基础是否牢固,也考察演奏者是否有稳定的心态,对于成年人而言就是坦荡而开放的胸怀。当我在凌晨打开音箱,放出这张唱片中第五协奏曲的华彩乐段的时候,初春的沉沉夜空中正有一丝白光欲破涌而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维也纳金色大厅200周年庆典
崔岚把拉威尔带给我们
听格鲁米欧拉莫扎特协奏曲
一周音乐会
疯狂露契亚
东方票务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B08听格鲁米欧拉莫扎特协奏曲 2012-04-01 2 2012年04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