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碗中犹见梁待诏’天地之间一芦鸥
◆吴秉衡
  ◆吴秉衡

  近日我得见一件南宋湘湖窑划花芦鸥纹影青釉碗。细细观摩后,我有了些许感悟。

  如图所示,该碗釉色呈现南宋湘湖窑所特有之湖蓝色,其外底又削出圈足一轮,不施胎处显米黄。另复以篾片、铁刀调汁先于外壁饰划绘仰覆莲花,后在内底划描一丛芦苇、一只水鸥与大块留白相互映衬,寥寥数笔却显出无限生机,不禁让人击掌叫好。试想即便清初八大、渐江、髡残也难保不会欣然取法的。

  那么,这等高超的作品又是如何会由普通的南宋湘湖窑窑工创作出来呢?鉴于明清易代时,新安画派对于当时景德镇青花瓷绘的影响,笔者因之以为这也是当时某些绘画流派影响的结果。由于该碗划花用笔简略,故而笔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南宋时期著名的梁楷减笔画派。

  梁楷,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3世纪初期,曾于南宋宁宗时担任画院待诏。其所绘山水、人物、翎毛花鸟虽多是寥寥数笔,但往往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人耳目一新。

  这种艺术个性与其平生经历颇具渊源———梁楷是个参禅的画家,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与僧侣交往甚密;同时,他又是一个行径特异的画家,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这种自然率真的品行使得这位笔力出众的南宋画院翘楚即使得到皇帝特赐的金带,也依然会因无法忍受奉诏作画的限制与压抑而最终挂带而去。凭着风骨清奇的笔墨和特立独行的做派,梁楷于无意间引来众多拥趸,以致后来形成南宋画坛一大流派,扩及海外、影响深远。

  身处商品经济发达的南宋时期的湘湖窑窑场主正是由于捕捉到了社会喜好的所在,才会促使窑工在原有划花工艺的基础上将梁楷的减笔画风格从纸面移植到瓷器上,也因此使得我们于今日还能欣赏到如此精湛的宋代瓷器装饰艺术,进而体会到梁楷身上那焕发异彩的独立人格的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20°角不清的海鸥4A相机
碗中犹见梁待诏’天地之间一芦鸥
巧遇竹刻老笔筒
一套《三国演义》香烟牌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碗中犹见梁待诏’天地之间一芦鸥 2012-04-01 2 2012年04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