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有此殊荣么?停尸于你柏丛。我能有此福分么?埋骨于你根下……”79岁的安栋梁是河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他认为树葬是最好的殡葬方式,多年来与多位好友共同倡导树葬,并签订了《树葬自愿签字协议书》。然而,寻求树葬的地点却着实令他们大费周折。
“像双凤山陵园这样的经营性公墓,虽有树葬项目,但费用高,而且墓碑、墓穴浪费土地资源,后人祭奠烧香烧纸污染环境,不是我心目中的树葬。”安栋梁认为,树葬是没有墓碑和墓穴的,把骨灰撒在生前认养的那棵树下,树上挂着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牌,完全是公益性质。
为了寻找理想的树葬区,安栋梁曾四处打探、多方奔走,终未寻到。听说石家庄倡导保护母亲河滹沱河,于是便萌发了花钱在滹沱河边种一片树,营造一个公益性树葬区的想法。安栋梁心想,这样省钱环保,还能为国家造一片绿,何乐不为。但是,安栋梁得到的答复是,志愿种树可以,不能撒骨灰,因为这样属于乱埋乱葬。
河北省殡葬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铁军表示,尽管现在倡导绿色殡葬,但是国家和地方并没有相关规定和倾斜政策。土地、管理、安全等诸多因素导致公益树葬形式在城市里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安栋梁说,将骨灰撒在土坑里,上面植一棵树木表示纪念,不留坟头、不立碑,亲人们在扫墓的时候为树木浇水、培土以寄托哀思,既避免大量占用土地,又可以促进绿化,美化环境,为什么就没办法推广呢?
然而,张铁军说,人们总不能随便找一棵树就把骨灰撒下吧,这样属于乱埋乱葬,是明令禁止的。若是在现有林区允许树葬,尽管有人会认为这样什么都不耽误,但是谁来负责管理,如果亲人来祭奠时还烧纸呢,还容易引起火灾。在河滩、荒山等地开辟一块树葬区域,但是这块土地谁来审批,谁来管理,况且这样的树葬区域从本质上说还是墓地,而国家是在限制墓地发展的。
但是,安栋梁等人认为,树葬是绿色殡葬的一种形式,既然国家推广绿色殡葬,就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政府统筹相关部门,不能碍于殡葬行业管办不分以及内部的利益链条,切实解决呼声高行动少的尴尬。
新华社记者 白林(据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