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们二十多个年近花甲的老三届学生请来五位已届耄耋的老教师聚会。师生聚会一堂,笑语盈盈,感叹多多!
都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这些白发师生依然还像当年一样乐观健谈。大家借着茶酒,感念师恩,畅叙友情,闲聊儿孙;当然也有人还是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我特意坐在语文朱老师身边,回想四十多年前、读高中时期朱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来讲评。1977年恢复高考,我还登门请老师点评习作。平心而论,我后来能考上大学,并一直在重点中学执教,多亏了恩师们的春雨润物呀!
也有老同学私下里叹息(也是忏悔):曾记否,在那疯狂的年代,我们这些“革命小将”还干过批判老师的傻事!幸好当时我们没人说粗口,挥拳头,不然今天怎么面对师长啊……
光阴荏苒,人事轮回,几年后我也“裸退”了。那天,我们十多位退休教师应二十多年前教过的某班之约,参加师生聚会。大家先在老延安中学的“白宫”(优秀历史保护建筑)里开茶话会。我才走到楼梯口,就耳闻小虎队《青苹果乐园》那轻快跳跃的旋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迎高考的年代……
第一档节目是师生“海阔天空自由聊”。有一位很调皮的男同学居然能模仿我当年给他们上第一堂课时的自我介绍:“我姓‘俞’,按照《说文解字》的注释‘俞者,舟也。’其实,我们教师就好比是一条条摆渡船,与船上的学生们一起在求真求知的大海里奋力前行,抵达成功的彼岸;而我们老师再回来接下一班……”我惊讶:“你怎么就像是在放我的课堂录音!”谁知边上一位学生也对我搞突然袭击:“俞老师,您这条船一生渡了多少学生?”我闻言语塞,立马与同仁“脑筋急转弯”,这才交出个模糊答案:“大概不下千人吧!”掌声响起。
大家的谈天说地让我了解到这四十余位学生如今很多已是中外名企的“白骨精”了。有的在海外发展,大屏幕上传来他们的笑容和贺词。有的自己开公司创业,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有几位已是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了——对我们老人而言,这可是难得的“医疗资源”。还有几位学生也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尺讲台,有一位还与我曾经同校“搭班”多年:真可谓薪火传承,后继有人呀!
会后,老班长井井有条地安排同学们用私家车送我们共赴谢师宴。其间,大家畅叙畴昔之逸事,闲聊今日之趣闻,敬酒,拍照,留手机号和伊妹儿……其乐融融,其言滔滔。小宴结束,学生们还馈赠每位老师一份营养品。礼轻情重,却之不恭,我们只能“笑纳”了!
回首两次师生聚会,作为学生,我感激师恩,也心存愧怍;作为教师,我看到桃李芬芳,欣慰而又自豪!对照这师生三代人的经历,我不想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以为:一代更比一代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