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旅行,签证给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2010年4月始,吴非在新西兰干了十几份不同的工作:猎人的助手、监狱临时演员,日本餐厅厨师,猕猴桃果园摘果,葡萄园剪枝,大学清洁工……他在当地人家换宿、喂猪、劈柴、除草,自由自在做农民。打工攒了钱,便去旅行。基督城、皇后镇、米尔福德峡湾、奥克兰、罗托鲁瓦……人生是如此不同,生命还有无数种可能。
吴非的业余爱好是写作推理小说与翻译推理小说,在打工旅行的间隙也从不放弃写作。他的文字简洁感性,他的故事生动曲折,字里行间不乏大城市青年所有的轻松幽默,书写得既好看又促人深思。
开拓一段全新的生活,要有承受孤独的勇气,不怕冒险的勇敢。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工作暂时无着,连晚上睡哪里也不确定,公路上还须搭段车,果园里辛苦劳动后工资竟然迟迟不发。这些在书中都是被轻描淡写的,但已经让我们这些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为之惊诧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新西兰农庄樱桃、猕猴桃果园的美丽壮阔与采摘果子那种重复机械劳动的辛苦。作者常常写到体力消耗趋于极限,然后,拿着工钱去超市买做饭的食材。即使累倒了,还只能睡在大卡车上,但作者的语气里仍然是豪迈与调侃,这是年轻的骄傲、年轻的资本。
作者在叙述那些打工生涯中遇到的朋友时,总是充满了喜悦与激情。打工旅行是考验自己的意志与独立性,也是收获友谊的最佳场所。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在共同的劳作与餐聚中放开自己,活跃性情,终生的朋友、珍贵的友谊就是在这样出其不意的时刻建立了。那些相遇与离别的叙述特别能够打动人。谁能说,我们不是为了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别样的生活而踏上陌生的旅途的?令人鼓舞的是,作者不仅结交了患难知己,还找到了相爱的女友。
《打工旅行》整个结构与顺序是按照作者的时间线路,不时有工作、旅行、住宿、聚会等场所所拍的照片,给读者的感觉很直观很形象,紧张、劳累与甜蜜也仿佛感同身受一般。蓝色页面上是关于国外打工旅行住宿、工作、服务机构等常识与规则的介绍,可以给年轻读者以实用性的参考。
限于完书的时间与日记式纪实风格,这本书显得不够再沉下去。作者在阐发一些由衷的感想时,爱与国内的情况对比,这会流于浅显和影响整本书独立的艺术性。如果直观的简单的议论减少、克制,在叙述事件与人物及作者的心理深度上再下点工夫,书的文学性会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