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菜,鲈鱼、莼菜和茭白。鲈鱼之所以能成为江南的三大名菜之一,并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可以说张翰功不可没。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有一个叫张翰的官员,因为厌弃官场的黑暗和尔虞我诈,一日见秋风起,突然想起故乡吴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不禁感慨,“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当官呢”,遂弃官还乡,过起了平常百姓的日子。于是,“莼鲈之思”便成了千古美谈,也使鲈鱼声名鹊起,名扬四海。
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载:“熟粟黄。谚曰:金齏玉脍。”其中的“金齑玉脍”就是“鲈鱼脍”,相传隋炀帝巡幸江南品尝此菜时,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连声赞曰“金齑玉脍!”于是“鲈鱼脍”就有了另外一个形象的别称。
也许是因了江南水乡的温柔,鲈鱼的肉质洁白鲜嫩,清香而没有腥味。元稹在《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中赞叹道:“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鲈鱼可以做成许多的美味,诸如红烧鲈鱼,糖醋鲈鱼,鲈鱼莼菜汤,菊花鲈鱼羹,锡纸烧鲈鱼等。当然,我最喜欢的吃法还是清蒸鲈鱼,不需要太多的工序,也不需要太多的调味品。将一条鲈鱼放在锅里,用猛火蒸上十来分钟,然后倒去多余的汁水,再码上些葱丝、香菜、青红椒丝及胡椒粉,最后将猪油烧滚,淋在鱼身上就OK了。
鲈鱼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不仅如此,鲈鱼还可以作为药引,《本草经疏》中说:“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