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和爱人去贵阳市堰塘街省歌舞团宿舍,拜访了贵州著名作曲家郑寒风先生,郑老今年87岁,他是《苗岭飞歌》的作曲者。
郑寒风在1926年8月生于湖南宁远,自号“九嶷山人”。他1949年毕业于贵阳师院(今贵州师大)外语系,即参加二野五兵团文工团。1950年经费孝通先生推介,到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52年分配到贵州省歌舞团创作室搞音乐创作,先后任副主任、团长助理。1956年,他与著名军旅诗人、原二野文工团副团长钟华同志合作,创作了歌曲《贵州好》,一举成名。同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贵州好——贵州人民的颂歌》为题,向国外予以报道。孰料不到一年,1957年“反右”,这首歌却受到了批判,钟、郑两位词曲作者被划为“右派”,此后两人的遭遇不言而喻。直到1979年才平反,恢复名誉,钟华老师被安排在省群艺馆编刊物,郑寒风老师回歌舞团干老本行,没有职务。我也就是这个时候作为“业余作者”有幸结识这两位师长的。自此,一直得到他们悉心的指导,并成为郑先生歌曲创作的主要词作者之一。
复出后的郑先生被选为贵州省第五届政协委员。他不仅创作歌曲,还非常重视贵州音乐人才的培养,先后被中国音协聘请为中国函授音乐学院贵州分院院长,被贵州民族学院(今贵州民族大学)聘为艺术专科副主任、教授。1986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
同志会见了他,希望他多作《贵州好》这样优秀的歌曲,并十分关心他的生活。这给了他与全省音乐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郑先生先后创作了《总书记走进吊脚楼》、《沧桑百年几多长》、《送兵歌》、《苗家好地方》、《舞阳河风光》等优秀歌曲。尤其是《苗岭飞歌》在经宋祖英这位苗家女儿在各地演唱后,可以说是誉满全球,好评如潮,但鲜有人知这首歌的作曲者。每当听到有人提及此事时,郑老总是恬淡一笑,轻声言道:“宋祖英唱得好,我很满足,我还不认识她呢!”
郑老晚年失妻,两个儿子都是教授,父子不住在一起。他的生活由保姆照应,近年体质虚弱,视力下降,已难坚持创作。他一直视我为知己,有诗联相赠,我们合作过近100首歌曲。1982年我们合作的音乐《儿歌五十首》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被省妇联作为全省幼儿园教材,广受好评。时隔27年,他对我们从常州来看望他,格外高兴,再三叮咛我要不断努力,写出好作品回报社会和人民。这次非常难得的久别重逢,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好好聊聊。
郑老至今已创作了《青年飞马下山岗》等400余首歌曲。他还是研究我国侗族、苗族音乐的著名学者,出版了《贵州侗族音乐》、《贵州苗族芦笙音乐》等专著。1995年还应邀出席第18届太平洋科学大会,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侗族音乐》专题报告。
午后离开郑府时,我们一再祝福这位德高望重的音乐家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