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网络求职小心隐身“黑手”
潘高峰 林一中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整理 林一中 绘图(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供稿)

  春节过后是单位招聘的高峰期。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上找工作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需要警惕的是:一些不法之徒也利用求职者的急迫心理和网络的匿名性,隐身在网络之后伸出“黑手”。

  提示一:索要钱财要拒绝

  一些网站上登载的招聘信息以“工资优厚”、“可以在家工作”、“可预付工资”、“无需经验”等高收入、低门槛的条件为噱头,吸引求职者报名,而后以收取中介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保险金等名义骗取应聘者钱财,一旦被察觉,马上“人间蒸发”。

  提示二:个人信息是隐私

  有的求职网站要求应聘者填写大量个人信息,除了个人姓名、联系方式、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外,还要求提供家庭住房情况、车辆牌号、银行账户等资料,甚至把家人情况也包括在内,大大超出了合理范围。这些网站很有可能是在以招聘为名,实际上套取公民个人信息后打包出售,进行非法牟利。

  提示三:可疑链接需谨慎

  求职者通过互联网应聘时,一般都是用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而一些不法分子会以提供公司主页、阅读公司资料、下载工作软件等名义发来链接要求浏览、下载或安装,但是,一些链接一经点击,很可能就会导致电脑中毒或植入木马,对个人电脑产生危害,甚至为他人远程控制提供了后门,导致电脑上存储的文件资料、各类账户密码被他人“偷窥”或窃取。因此要事先装好安全软件,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和清除木马,对于安全报警及时处理,更不能听信对方以各种借口提出的暂时关闭安全软件的要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社会与法
   第A23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先水管砸断手臂 再晃车倒地诈钱
记者对话“摔手”小伟小辉
网络求职小心隐身“黑手”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特别关注A23网络求职小心隐身“黑手” 2013-03-11 2 2013年03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