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是单位招聘的高峰期。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上找工作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需要警惕的是:一些不法之徒也利用求职者的急迫心理和网络的匿名性,隐身在网络之后伸出“黑手”。
提示一:索要钱财要拒绝
一些网站上登载的招聘信息以“工资优厚”、“可以在家工作”、“可预付工资”、“无需经验”等高收入、低门槛的条件为噱头,吸引求职者报名,而后以收取中介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保险金等名义骗取应聘者钱财,一旦被察觉,马上“人间蒸发”。
提示二:个人信息是隐私
有的求职网站要求应聘者填写大量个人信息,除了个人姓名、联系方式、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外,还要求提供家庭住房情况、车辆牌号、银行账户等资料,甚至把家人情况也包括在内,大大超出了合理范围。这些网站很有可能是在以招聘为名,实际上套取公民个人信息后打包出售,进行非法牟利。
提示三:可疑链接需谨慎
求职者通过互联网应聘时,一般都是用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而一些不法分子会以提供公司主页、阅读公司资料、下载工作软件等名义发来链接要求浏览、下载或安装,但是,一些链接一经点击,很可能就会导致电脑中毒或植入木马,对个人电脑产生危害,甚至为他人远程控制提供了后门,导致电脑上存储的文件资料、各类账户密码被他人“偷窥”或窃取。因此要事先装好安全软件,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和清除木马,对于安全报警及时处理,更不能听信对方以各种借口提出的暂时关闭安全软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