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寻常事,而在三四十年前,旅游是件很难得的事。那时人们生活大都处于温饱型,囊中羞涩,加上假期少,出行不便,旅游变得遥不可及。筹划好久出游一次,精打细算,吃和住能省则省,就是“穷白相”。那年月大都是自助游,出行一次颇费周折,印象最深的是我旅行的“首秀”。
那是近四十年前的一个国庆节,与两位厂里的同事相约去宜兴游两个洞。或许是由于当年电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威虎厅就是在其中的张公洞里取景拍摄的缘故,对宜兴的两个洞充满神秘感,所以“首秀”没有选择路近而且一直神往的苏州、杭州。那时一周六天工作制,平时难得有机会外出,国庆节加上周日有了三天假期。为了充分利用假期,我们9月30日下班后就到北火车站坐夜车,10月1日凌晨抵无锡。灯火中出火车站赶汽车站,乘上开往宜兴的头班长途客车。早晨八时半就到宜兴,再转乘去丁山的长途客车,十时半抵达。正准备再转乘去张公洞的长途客车,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出发前在有限的条件下做足功课设计的行程,还是受制于当地的交通条件,到张公洞的客车票前几班都卖完了,最早要到下午两点多了。无奈只好将行李寄存去逛镇。这是有名的陶都,我们看中了不少价廉物美的茶具碗碟,但考虑到携带,忍痛割爱,每人只留下一把紫砂壶一套精陶碟子,我一直保存至今。回到车站想取行李拿干点当午饭,不料吃了闭门羹,服务员吃饭去了。等到寄存窗口开了,迫不及待打开行李取出面包、果酱、香肠、水果,填饱了肚子。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在近三点来到了梦幻般的张公洞。张公洞以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洞不同、洞洞有奇而闻名。走进烟雾缭绕、气势壮观的海王厅,我们着实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海王厅简直就是一个天然大舞台,眼前顿时浮现出《智取威虎山》中的威虎厅,禁不住念起了当年耳熟能详的杨子荣智斗座山雕的对白:“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为了要赶四时半的末班车,我们在一个个洞中快速穿行浏览,不敢多停留。乘车离开张公洞,傍晚时分来到了我第一次旅行的下榻处张渚车站旅社。虽然设施简陋,但很整洁,对我们这些“穷白相”的人来说已很称心了。走出旅社,犹如走进画中,小桥、流水、人家、炊烟,宁静致远,旅途的劳顿散去了大半。
次日早晨步行半个多小时去善卷洞,可以从容游洞了。“狮象大场”、“金鸡独立”、“万古寒梅”、“露滴石笋”,漫漫岁月浇注而成的钟乳石错综纷呈、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美不胜收。最后泛舟出水洞口,豁然开朗。舍舟登岸,鸟语花香,溪水潺潺,如入桃花源中。步行到祝陵车站一打听,返回宜兴的客车要到下午三点半以后才有票,而宜兴到无锡的末班车是四点半开,让我们急出一身冷汗。还好有惊无险,四点二十分车到宜兴车站,我们提着行李百米冲刺,赶上了回无锡的末班客车。10月3日白天游无锡、太湖,夜车回上海,结束了首次旅程。
如今旅游成了流水线式的体验,虽说轻松不少,但也失却很多个性化的东西。那些即便当时纠结无奈的东西,以后回忆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