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赏穿黄马褂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他的一生起落荣枯,富有传奇色彩。胡雪岩出身小贩,发迹后,在杭州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后来,一夜之间破产,胡雪岩遣散美姬、艳婢,寄住陋巷三椽小屋,死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一个在官场、商场曾风云一时大红大紫的人物,怎么会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悲惨结局,据说这与金华火腿有关系。
在清咸丰年间,胡雪岩因左宗棠的关系在清廷中已大紫大红,咸丰帝封他为“红顶商人”,消息传到浙江东阳上蒋村火腿业主蒋雪舫耳中。他是精制火腿的行家,为讨好胡雪岩,精心腌制了八只火腿,大年初二亲自赴杭州城送到胡府。胡雪岩第二天就大设火腿宴,抚台大人大为赞赏。原来蒋雪舫精制的火腿与众不同柏,特别香馥美味。说来也无巧不成书,蒋老板作坊里的一个老师傅,平时喜欢吃狗肉。有一天,他正打到一条野狗,刚屠宰好,蒋老板来了。在作坊里私自宰狗,老板最忌讳,幸亏小徒弟在门口通报老板到了,他赶忙把整条狗丢进腌制火腿的九石缸里,盖上缸盖。原来蒋老板要他到苏、杭去跑一趟生意,因为走得匆忙,他只对小徒弟指指缸,小徒弟马上领会,知道师傅不会三五天就回来,晚上便悄悄把缸里的狗抹上盐、花椒香料,就与火腿腌在一起。半个月后,老师傅回来,小徒弟就告诉师傅。师傅揭开缸盖,一股从未有过的火腿奇香,把师傅、徒弟惊呆了,蒋得知这消息大喜,还特地奖赏师徒100元银洋,并要他们保密,这样一来蒋老板的生意越来越火红,他制作的火腿行销大江南北。这年冬天,胡雪岩进京办事,在平时他进京拜见京城大佬,除了备重礼外就是馈赠土仪。这次他特地吩咐蒋雪舫精制了200只金华火腿,带进京亲自拜见恭亲王、醇亲王、太监李莲英以及王公大臣,独独漏掉了户部尚书阎敬铭。受馈赠的王公大臣,大家都交口称赞“金华火腿”美味可口,与众不同。而户部尚书阎敬铭因此对胡雪岩耿耿于怀。
晚清官场斗争激烈。李鸿章与左宗棠政见不合,由来已久,李亲帝俄,而左用兵新疆,力主直捣伊犁,不容忍帝俄强占大清领土。胡雪岩兼任陕甘粮道,积极配合左进军,深得左信任,两人交谊非比一般。故李鸿章把胡视作眼中之钉。他指使亲信——把持上海海关的上海道邵友濂和另一个心腹—掌握传讯大权的盛宣怀,对胡雪岩下手。趁他经营蚕茧,设下陷阱,利用洋商排挤,迫使胡雪岩阜康钱庄大批囤积的蚕茧脱不了手,发黄变质。顿时,几天里这家钱庄掀起一股提兑风,致使银根周转不灵,消息传遍通都大邑,阜康总庄和北京分庄首先破产,其他九家也相继分崩离析,胡雪岩终于在一夜之间“雪化岩崩”,破了产。
第二天,胡雪岩就在自己豪华邸宅设宴遣散二十四金钗,每人发500两银,各奔前程。然后,把银盆里平时招姬妾侍寝的二十四枚玉牌统统掷到荷花池里,带着妻、儿,侍奉老母寄住陋巷敝屋。毕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且胡雪岩还有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有何憾”的气度,苦日子还能打发着过得去。不料有人落井下石,这个人就是户部尚书阎敬铭。这位尚书早存门户之见,又因胡雪岩没有给他送金华火腿,耿耿于怀,积怨已久,正要伺机报复。胡雪岩的破产,机会来了,他连连参奏,要对他“从严治罪”。胡雪岩刚破产那阵,左宗棠还在两江总督任上,朝廷为顾他的颜面,只好网开一面,等到左宗棠病逝福州,靠山一倒,阎敬铭加紧连连参奏,光绪十一年(1885年)才降旨开除胡雪岩功名交州部治罪,可是等到杭州府督同钱、仁两县官司府来到胡家的三椽小屋时,只见屋里贫困如洗,堂前停放着一副白皮薄木棺材,灵前半只破碗里,几缕棉纱,燃着如豆萤之灯光,情景十分凄凉。奉旨前来查办捉人、封产的官府只好悻悻而去。
传奇一生的胡雪岩也真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了”。他成了晚清官场政治斗争漩涡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