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鸽子兰着迷
倪子轶
  倪子轶

  初次与鸽子兰邂逅,源于我的一次出国经历。

  2008年我在德国一个欧盟培训机构里学习园林课程,有一位高瘦的老人看管校内网吧和保龄球馆,一来二去,我与这位老人熟悉了起来。

  经过闲聊,知道老人年轻时从巴拿马偷渡到德国,经过多年的风雨,现在是有德国身份的常住居民。这么有传奇色彩,我在心中再三斟酌着要如何才能挖掘他年轻时的秘密,但问题到了嘴边还未出口,那个老人就兀自拿出了一株植物给我看。那是一株兰花,更准确地来说,那是一株连当时还是个外行人的我,也看得出它的状况不太好的兰花。那株兰花被他养在一只颇具中国风的褐色陶盆里,而兰花远没有盆子好看,它没开花,甚至叶子也不是很精神的样子,好像为了证明它还存活似的,只剩仅存的假球茎,留下一丝生命气息。或许是它出人意料的颓败,也或许是老人对它的珍重疼惜,我那时虽对植物无甚了解,却也记住了它的名字——鸽子兰。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鸽子兰,但它呈现的只是一只折翼的鸽子,似乎再也没有机会尽情挥舞翅膀飞向天空了。

  老人向我讲述了他年轻时跌宕的命运和始终陪伴他的那株兰花。原来,鸽子兰是老人的故乡巴拿马的国花,因为巴拿马过去长期受西班牙和哥伦比亚统治,所以选取鸽子兰为国花,希望它是上帝派来的和平信使,代表纯洁而不受污染。可惜由于巴拿马是中南美洲范围内原生兰属的出口大国,早期,鸽子兰因商业买卖的经济价格较高,而被当地农户大量采摘植株,不但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还导致鸽子兰在野外日益稀少。而一株鸽子兰从小苗到开花要3-5年的生长,所以巴拿马人也是只闻其名而鲜有看过。老人当年离开故土的时候,觉得自己前路未知,而他喜爱的鸽子兰也看不到未来,就像一对难兄难弟,所以带上它与自己为伴。而之后,老人又告诉我,值得庆幸的是,鸽子兰现在受到国际性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保护,巴拿马政府也在国家公园保护区内种植鸽子兰,以防止人为采摘买卖,保护其族群数量。

  老人和鸽子兰的相依相伴让我记忆深刻。一直不能忘怀。

  而现在,曾经梦想成为园林设计师的我,正在辰山植物园做园艺师工作。这个契机使我在时隔多年后再一次见到了鸽子兰。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你也在这里!”这次我见到的是健康壮实的植株,它在我的面前真正“展翅飞翔”了!

  鸽子兰的“翅膀”长达一米,假球茎也很粗大,这是它开花的养分供给来源。白色的花、蕊柱与唇瓣合起来像一只正在飞翔的白鸽。不仅优美,还让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幽香。我为鸽子兰的美深深着迷,希望她有一天可以飞进千家万户!

  根据书上提供的经验栽培兰花,或许能事半功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专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讨表扬
“不以人废言”
法英决定征中国
省略金庸小说扉页印章说明的遗憾
灵丘骑马
晨曦
我为鸽子兰着迷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我为鸽子兰着迷 2013-03-30 2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