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穆拉诺水晶
钱琨
  钱琨

  提起威尼斯,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出这样一幅画面:无数条小河把威尼斯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小岛和小岛间,街巷和街巷间,桥梁成了整个城市的命脉。两头尖尖被漆成墨色的贡多拉像片片落叶漂在蔚蓝的水面上,随波摇曳。穿着盛装华服、带着假面、刚听完音乐会的人们,坐在贡多拉上匆匆地从那几百条水道上散去。喧哗的水道渐渐安静,皱了的水面又重新“汇聚”了五彩缤纷的房子和那些古老又斑驳的桥梁。桥和水道仿佛是威尼斯永恒而唯一的主题,其实威尼斯还有另一个特色,那就是(Murano)。

  穆拉诺岛位于威尼斯主岛以北约1.6公里的地方。从主岛乘坐摆渡船前往穆拉诺岛大概20分钟的航程。相传公元6世纪前,穆拉诺被罗马人占据。从6世纪开始,威尼斯奥德尔佐人到此居住。穆拉诺海岛作为一个捕鱼港和食盐产地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一个商港。到了1291年,当时还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当权者担心水晶厂的炉火会引起布满木屋的威尼斯城区发生火灾,下令威尼斯的所有水晶厂迁往穆拉诺。

  到了公元16世纪,穆拉诺水晶工匠偶然间发现,如果无色透明的水晶中掺入铜或钴的化合物,就能制造蓝色水晶。灵巧的工匠们茅塞顿开般地在这基础上将这一技能进一步地发展,继而发明了掺入黄金的著名穆拉诺血红水晶以及有着多层不同颜色的水晶。在等级制度极其分明的15世纪,水晶工匠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被允许佩剑,并享有豁免权,他们的女儿们甚至被允许嫁入豪门。但是为了防止秘方外传,当时的穆拉诺水晶工匠是被禁止离开威尼斯共和国的,直到今天,一些较为珍贵的穆拉诺水晶的制造工艺仍是工匠间不外传的秘密。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整整200年,穆拉诺彩色水晶制品风行欧洲,受到众多贵族们的追捧,甚至成为许多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如今穆拉诺水晶作为威尼斯的特产早已出口到世界各地,很容易就能在一些高档的珠宝店找到穆拉诺的影子。穆拉诺岛作为穆拉诺水晶的发源地,现在仍有许多手工琉璃作坊。大部分作坊的后段都辟出了空地,用来堆放制作穆拉诺水晶的矿砂和火炉,工匠们坚持用最传统的手工工艺:在高温下把不同配方的矿砂熔化,再用长长的铜管吹出不同样子的水晶,成型之后迅速剪断熔浆,一气呵成,冷却之后就是一件精美的穆拉诺水晶成品。工匠们在炉子前挥汗如雨,有时候他们的汗珠落在烧得通红的铜管上,“嘶”地一声化成一股青烟。在这个自动化程度如此之高的时代,看着他们依然坚持使用传统工艺做水晶,不由得心生敬佩。

  正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件穆拉诺水晶都是独一无二。这些细微的差别造就了每颗穆拉诺水晶的“灵魂”,它们静静地躺在丝绒垫子上,无声地等待着冥冥中的归属者。拿起一串金粉七彩晶的项链观赏,每颗水晶珠子都嵌着金箔,若隐若现地泛着金光,通透明亮。借着阳光再看,红橙黄绿青靛紫,一道绚丽的彩虹落在手心里,那样地璀璨夺目,让人忍不住就想收归囊中。回顾四周,穆拉诺岛上人来人往,游客们流连于水晶间,只是不知最后他们是否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水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专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社保卡能充值多好
穆拉诺水晶
串项链
谈谈“不死的癌症”
哄老
地球的重量
重拾水书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穆拉诺水晶 2013-03-30 2 2013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