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就像小孩,是需要哄的,尤其是在生病时。
母亲突发高烧,持续数日不退,且说话有些含糊不清,速送医院看急诊。拍片、抽血、化验,幸而只是发烧引起肺部感染,尚无大碍,只需每日吊针输液。正巧老年病房有人提前出院,空出个床位,赶紧住了进去。
老年病房宽敞明亮,条件很好,放有5张床位,靠活动幔帐围成隔断,自成一个小空间。虽然请了护工,但只要有空,我们姐弟3人白天还是不间断地跑医院,怕母亲寂寞。尽管母亲一再劝我们早点回家,但看得出,有儿女围着她转,母亲是满足而欣慰的,只是平时就讷言的她不说罢了。
病房呆得时间久了,所见所闻就有些意思。邻床老太85岁,也是高烧不退收治进来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均已退休,轮流陪护,福气是相当的好。老太却偏心眼,大儿子和女儿陪护时,她蒙头大睡,哼哼唧唧地哪儿都不舒服。而小儿子一来,老太却换个人似的,精神倍增,笑逐颜开,胃口也出奇得好,母子俩亲热的模样羡煞旁人。小儿子常会不厌其烦地告诉母亲,今天的菜是如何买来、如何烹饪的,还会一遍遍地问:好吃吗,好吃吗?老太也直着嗓门大呼:好吃呃,好吃呃,侬哪能烧得介好吃!有时已到晚上八点多,病房里其他病人都作睡觉状,母子俩还是旁若无人地说笑不停。我怕吵着母亲,但又不忍提醒,因为那个小儿子哄老的本领真令人赞叹,我更不想破坏老太的那份快乐和满足。
对面病床上的胖老太就没这般好福气。她患的是肺气肿,体虚无力,终日平躺着,没见过她下过床,双休日才有家人前来探望。胖老太双目很有神,整天盯着天花板不吭声。到了晚上,有的时候,她会不间断地按铃唤护工,护工赶到却没什么事。尖锐高亢的铃声一遍遍在走廊上回响,平时好脾气的护工一次次终于责问:你到底有什么事嘛?胖老太喃喃地说:我就是想和你说说话。护工背转身子,有些恼怒:真烦!好几次,我隐约听到胖老太压抑着的哭泣声。此刻,她是多么需要熨烫体贴的一句暖心话啊!
母亲出院前几天,病房里转来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子。她原本身体强壮,却突然偏瘫。雪上加霜的是,她的丈夫也患病住院。由于偏瘫影响了说话功能,伊哩哇啦地听不明白,难受得她用头撞床。她有个女儿,大概工作很忙,每次来都是风风火火的,直着嗓门关照母亲应该怎么样、怎么样。留下些吃的,又旋风般消失。坐下来哄母亲两句,恐怕没那时间。中年女子坐在轮椅上,像座雕像,愣愣地看着门外的走廊。
回家多日,夜深人静时,我会突然怀念邻床小儿子絮絮叨叨的哄老声,这在老人听来,怕是天籁之声。但愿当我们步入晚境,耳边还听得到这种温情的哄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