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变化的趣味
昨夜去听王健拉琴,与阿什肯纳齐合作德沃夏克。第一次见到王健的脸是在《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片子里,他小小一个人坐在大提琴后面,露出一张诚恳而悲愁的小脸,黑发笔直,音乐从他细小却有力的手指上流泻而出,好像这孩子极为诗意的内心被扒开一条疼痛的小口子。如今再见,除了手指变得细长有力,其他如旧。德沃夏克也一如从前的优美,好像满怀的诗意从新鲜的伤口里疼痛地汩汩流出来。
上一次听它,是在一张文化大革命中劫后余生的黑胶唱片上,烧毁黑胶唱片那奇臭的乌烟遥遥萦绕,妈满满一箱子唱片,只几张,夹在床板背面的横档上留了下来。从前爸说过看时光变化的趣味,昨夜在音乐里,似乎有点明白了。
我想那是由于有了多年前的阅历做底子,能看懂更多的世事,感受它的沧桑,对时光的流逝有了一点点感动。那大概是一种有了阅历才能有的醇厚的情感吧,从心里慢慢涨起来,似乎也有点感恩。那支曲子真的多年未听到了,但还能在深深的记忆中共鸣,自己的记忆就成了一个共鸣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