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九成在沪就业
截至2012年9月1日,本市86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共计毕业生39834人,就业人数39008人,就业率为97.93%,与2011年相比基本持平。
其中,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以及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参军、出国等其他方式直接就业的占毕业生总人数61.46%;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的占36.47%。统计表明,直接进企、事业单位就业仍然是目前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2012届毕业生中,有90.51%选择在上海就业,6.87%选择外省市就业,0.55%选择境外就业。
统计显示,2012届毕业生分布在13个专业大类的117个专业,涉及3大产业对应的25个行业。专业设置基本满足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毕业生修读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和基本对口的为83.55%,毕业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且对口比例列居前3位专业分别为:护理、药剂、汽车运用与维修。
毕业生整体薪酬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税后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占9.23%,而2010届和2011届则分别为1.15%和2.40%;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税后工资在2000-3000元之间的为42.15%,而2010届和2011届则分别为13.30%和30.68%。
一年后薪酬显著上升
市教委对2011届十大专业(国际商务、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护理、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航空服务、现代物流、旅游服务与管理)毕业生一年后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抽样调查后发现,毕业生一年后的整体薪酬呈显著上升。
毕业生一年后税后月薪超过3000元的占到41%,较一年前初次就业时提高了37%;毕业生一年后税后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到49%,税后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10%。航空服务、护理、数控技术应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薪资水平比较高。对薪资满意度较高的为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岗位技能型专业。
年龄比学历影响更大
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总体评价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48%,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比较适应当前的工作岗位。
另外,用人单位招聘中职生最看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责任心、主动性,用工成本、团队合作等方面是次要因素。相对学历层次,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的年龄问题对工作影响程度更大些。42%的用人单位认为,年龄小对中职毕业生的工作影响比较大,30%的用人单位认为,中职学历水平对他们的就业影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