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说,要消除“小胖墩”应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着手。目前,普陀区针对每一位幼儿“胖墩”都有个性化的矫治个案。“在为他建档前,保健教师会对他的情况做一份问卷调查,包括家庭情况、父母体质、家庭饮食结构等。然后,引入营养专家为他们提供膳食改善建议。同时,每一位肥胖儿童在幼儿园里都会有一份运动观察记录。越是胖的孩子,越不爱运动,因此,老师要把运动情况记录下来,包括运动内容和心率等,如果发现每天运动量不达标,教师就要提醒孩子增加一些运动量。”
据了解,普陀区会为在园幼儿提供每半年一次的体检,但针对肥胖儿童,体检间隔时间会更短,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而在北虹初级中学里,也有一套较为成功的矫治办法。该校引入了击剑课和柔道课,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吴佩芸说,现在的孩子体力、耐力都很差,一运动还很容易骨折,这都是缺乏运动、少见阳光的缘故,所以希望开始一些体育和干预课程来帮助孩子做些改变。“我们学校就毗邻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因此,我们和他们合作,在初中课程中引入了比较特别的体育课程。引进击剑和柔道,不光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也希望能够完善学生人格。比如柔道课程是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要磨炼学生抗击打、抗挫折的意志。”
目前,这两项体育拓展课均在六年级试点推出。课程推出之后就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薛先生说,现在不少孩子体能都不行,尤其是男孩性格大多不够刚强,需要磨炼这方面的品质。吴佩芸说,体育项目也能起到德育的效果,让孩子体会体育精神,完善人格。“运动员身上有许多现在孩子缺失的东西,包括坚持、顽强等。”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