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提出两套方案
庆先生说,楼道灯被安装在楼梯一上来的拐角处,01室的门口,由于01、02室门口有一根横梁,加之楼梯扶手是混凝土实墙,不具透光性,将本就微弱的白炽灯光芒挡在了很小的区域内,既照不到楼梯下半部分,也照不到03室和04室。庆先生表示,楼内老人比较多,灯光暗给他们上下楼带来不小的麻烦。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只有一幢楼,曹杨物业管辖的多个小区都存在此类问题。
接到转派工单后,曹杨物业经现场勘查后提出两套解决方案,一是增加一路楼道灯,新增灯等所需费用1495元,每年增加电费161.5元;二是将原有楼道灯移向靠中右部位,移位费用641元。由于这些费用都需要从维修资金中列支,物业将方案报至业委会审核,但都遭到否决。
征询意见遭遇否决
居民有需求,但老小区的确存在维修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呢?热线督办协调组在5月8日召集区热线办、街道城管科、居委会、物业公司、曹杨房办等开协调会。会上决定,先在239号楼作试点,试点费用由物业公司承担,如果效果较好,将在曹杨新村全面铺开。到时成片改造的费用将由区层面来统筹。
物业和居委会对239号的20户居民征询意见时,却出现了意外的局面:4户居民全部同意的,一层都没有。01、02室大都不同意改装,03室的多为弃权,只有受影响最大的04室表示支持。02室和03室的居民有顾虑:他们家各有一扇窗户正对楼道,楼道灯移位后,光线是亮堂了,但也有可能暴露自家隐私。
由于不少居民是租户,为了找到原户主签字,征询过程前后用了半个月时间。但最终,改建方案还是没能通过。
普陀区热线办工作人员表示,改装楼道灯是好事,但好事要办好,前提是尽可能地倾听民意尊重民意。他透露,普通照明白炽灯被逐步淘汰是大势所趋,将在两年内普遍更换成节能灯,届时,楼道公灯移位和更新再考虑同步进行。
本报记者 徐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