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嘉宾 黄立波 枫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
枫林路街道人称“枫三多”:户籍人口多、大医院研究所多、老旧小区多,由此带来了城市管理的种种难题。我每天与居民们接触,读懂了他们对舒适环境、便利交通以及邻里友善、文明相处的渴望。“夏令热线”20年来,原先很多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如今已迎刃而解,但新的“顽疾”仍不可避免地出现。我的梦就是通过努力消除这些“顽疾”,在“无解”中寻求“真经”,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宜居、文明的社区。
盛夏高温时节,老旧小区的居民生活困难往往更为突出。本报“夏令热线”开通3天来,“12319”已接听市民来电9000多个,其中不少来自老旧小区。昨天,徐汇区枫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黄立波作为嘉宾来到热线值班,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与本报记者盘点起当前城市管理的“顽疾”和应对之策。
记者:我们印象中本市尚有不少老旧小区,是否会对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难题?
黄立波:“夏令热线”今天接到不少家住老旧小区市民的来电,其实与我们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有很多共性。我所在的枫林路街道地处老城区,社区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多”:一是户籍人口多;二是大院大所多,由此带来的流动人口也多;三是老旧小区多,目前还有10万多平米的房屋尚不成套。与此同时,公共配套设施少,老旧小区公共活动场地缺乏,时常出现的小区乱设摊问题,也反映了社区生活配套的困境。
老旧小区“毛病多”
记者:的确,相比一些新建小区,老旧小区在盛夏时节的矛盾往往更为突出。街道干部被人们称为“零号首长”,每天与百姓接触,你觉得目前困扰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的主要难题有哪些?
黄立波:有不少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如今已老态毕露,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违法搭建、电梯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
首先是物业管理问题,因物业管理不到位与居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时常发生。因为没有享受到很好的服务,居民往往拒交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则因为缺乏资金更难以改善服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我们街道的华侨新村、沈家里等小区去年就先后出现过物业公司撤走的情况。最后只能由街道托底,另外聘请了一家物业公司维持小区日常运行。但政府托底只是“缓兵之计”,最终还要通过公布物业收支等方法,让小区居民理解物业管理中的难处,并参与到物业管理中来。
其次是违法搭建问题。老旧小区居民的住房条件相对比较困难,违法搭建现象屡禁不绝,很难彻底拆除。
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电梯老化问题日益突出。老旧电梯带“病”作业,容易发生困人、冲顶、蹲底等现象。居民对乘坐的电梯缺乏安全感,希望对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呼声较高,然而动辄几十万的更新改造费用往往因为维修资金匮乏、续筹困难等原因,拖延了电梯更新改造的步伐。对此,枫林街道正对辖区老旧电梯有计划、分批次地实施更新改造,并设立了专项基金给予政策扶持。
医院周围摊位多
记者:夏令热线已创办20周年,刚开始时市民投诉最多的都是缺水、缺电等问题,而今人们对所住社区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觉得当前城市管理的症结在哪里?
黄立波:诸如菜场、垃圾箱、公交车站等,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希望离自己的生活近点,却不愿设在自己的门前。当前我们在城市管理中碰到的一大症结就是因为规划配套设施不足,导致流动摊贩、菜场“尾巴”等现象屡禁不绝。
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各大医院旁边,由于商业配套不足,小区内“居改非”破墙开店现象众多,流通摊贩众多。大量流动人口的导入又滋生了医院周边的小区群租问题,有些“二房东”甚至“三房东”成片租下周边房产后分隔出租,严重干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碰到这些情况,我们都无法单纯地“为执法而执法”,还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产生背后的巨大需求。此外,宠物问题近来也日益成为市民夏令生活的焦点。比如我们社区有二三户人家收留了二三十只流浪猫,还有居民在自家窗户周围搭满了鸽棚,每到夏季高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
“无解”难题求“真经”
记者:刚才你谈了城市管理的六大“顽疾”,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创建宜居城市呢?
黄立波: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会出现,因此是一个不断“求解”的过程。比如菜场“尾巴”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今年4月,我们在整治双峰路菜场“尾巴”中发现,不少沿街店面向流动摊贩“出租”门口,以致整治效果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求沿街商家结成自助联盟,“各人自扫门前雪”禁止门前摆摊,整治效果明显改善。通过智慧执法和文明执法,看似“无解”的难题终于求得“真经”。
与此同时,城市管理也离不开社区的居民共同参与和积极作为。城市在满足人们各项生活需求的同时,点点滴滴功能都需要完善,而创建邻里友善、和睦相处的氛围,更需要市民一起努力。
首席记者 薛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