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显赫的经历,也没有明星的外表……孙可靠什么在国家队立足?靠的就是执行力!只要他上场,就能坚决执行教练的战术意图,兢兢业业拼到最后一分钟,这样质量过硬的“螺丝钉”,国家队里太少了。
国足惨败中的亮点
孙可是今年3月份才进入国家队的,目前时任主教练卡马乔已经黯然下课,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球迷认可——此前的“6·15”中泰之战,虽然国足1比5惨败,但是孙可成为仅有的亮点,全国球迷都记住了到最后一分钟仍然玩命防守的他。
其实在江苏队,孙可就是出名的“跑不死”,从数据看,他的体能也是世界级的。与国内外在场上跑动距离最长的一些球员相比,孙可毫不逊色(见下图)。
根据FIFA统计,目前一名职业球员的全场累计跑动距离平均为10000米,最好一批就是在12000米左右,孙可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3月份亚冠小组赛江苏对仙台队的比赛中,孙可的跑动距离是11947米,其中高强度奔跑达到922米,全场高强度奔跑64次,这都是世界顶级的体能数据。后来国足领队曹景伟赞扬孙可说:“如果国足队员均有如此能力,中国足球没理由不突破!”
上场一分钟就要拼
体能好固然重要,关键还得态度好,而这更是孙可的优点——作为国家队的新人,孙可的比赛态度甚至得到过中国足协副主席于洪臣的公开表扬。“只要我在场上哪怕一分钟,我都会去拼。”孙可不仅经常这样说,更重要的是,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孙可曾在江苏足球名宿翟伟国指导下踢过球,后者回忆说,二蛋(孙可昵称)踢球真的很玩命,“有一年打全国青年联赛,比赛中二蛋头被撞破了,还缝了几针。但二蛋表示自己没问题,接下来比赛中他头缠纱布登场,还冒着针线绷开的风险顶进了一个球。”
国足的“6·15”惨败,场上球员被外界批评毫无斗志,但孙可的表现非常抢眼,他多次从前场奔到后场防守,在球队已经大比分落后时,还有一次从前场高速追到本方门线解围,这也成为那场比赛球迷心中仅存的激动画面。对于那次解围,孙可的妻子在微博表示:“看你之后蹲在那大口喘气,眼泪竟不经意地流下……只希望你能够多放几天假好好休息!这一段时间你真的太累太疲惫了!”
身高不占优,速度不占优……但孙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国足站稳了脚跟。“努力奔跑,积极拼抢,防守到位,进攻到点,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孙可说。
这样的球员很稀缺
一支国家队,需要不同类型的球员,这就如同一台机器,需要由不同的零部件组成。孙可就是那种任何教练都喜欢的零件,他这种攻守平衡、执行力强的球员,在国家队是稀缺产品。
最近这两年,孙可在江苏队是绝对主力,在主教练德拉甘眼中,他是个执行力特别强的球员,“孙可总是能很好地执行我的战术安排,也许他在比赛中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他很快可以通过自己的回防和跑动,来弥补这些错误,此外,他的突破也是我们球队进攻中的重要一环。”
在国家队,单纯从进攻贡献上来说,孙可显然不如张稀哲和于大宝犀利,但他可以利用持续的纵深跑动时刻威胁对手,而且在丢球后还可以就地进行正面抢断以及回追协防,这是很多边路球员无法做到的。东亚杯中日之战,孙可替补上场后,在边路不间断地冲击日本队,而他的回追和抢断又让对手进攻受阻,怪不得有球迷说,如果孙可早出场一会儿,说不定国足就大逆转了。
德国队有拉姆,意大利队有赞布罗塔,英格兰队有哈格里夫斯……几乎每支国家队里面,都有过孙可这样以“跑不死”著称的球员。他们诠释的不是天赋,是态度;展示的不是才华,是投入。这样的球员,不大可能成为超级偶像或者核心,但却是一支球队必不可少的人。如果说,国足是一部战车,那孙可就是一颗坚固的螺丝钉,如果这样的螺丝钉再多些,国足这部战车是不是会运行得更加流畅? 特派记者 李元春
(本报首尔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