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救援行动中,民间救援力量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国内,户外探险救援始终处于生存艰难的境地,不但在组织上缺少官方支持,资金上更是捉襟见肘。此次营救徐光,上海户外志愿救援队得到一位热心市民私人资助才得以成行。
上海“驴友”无人区失踪
6月23日11时39分,网友@卷毛在腾讯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求救信息:“6月8日,我表哥徐光一个人从上海来到新疆,进入阿尔泰山徒步旅行。计划经禾木、禾木河(苏木河)、白湖、喀纳斯湖到达目的地金山。他订的是19日的机票返回上海,但至今未归。他和家人最后一次联系是6月10日,在禾木。希望知情人提供线索。”
事发后,阿勒泰警方、新疆山友救援队、哈萨克牧民等多支队伍进行了搜救,截至7月初,仍未带回徐光的任何消息。徐光家属又求助于上海户外志愿救援队。在得到5万元私人资助后,上海户外志愿救援队远赴新疆喀纳斯无人区。搜救过程中,徐光的亲属还联系到两架三角翼动力伞参与搜救,但经过5天搜救,仍然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搜救终止。
每周末上百个团队出发
上海户外志愿救援队队长屠际斌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家都有走出去、亲近自然的愿望,户外探险成为很多人的爱好。近年来还有了低龄化和老龄化的倾向。根据他们从各专业论坛或俱乐部收集到的消息,上海每个周末就有几百个队伍从上海出发,少者三五人,多者几十人上百人。
“有些向导可能只走过一次,就敢称资深‘驴友’,在网上发起招募帖,带队出去徒步探险。”屠际斌说,这些自发组织的团队,有的爬山、有的探险、有的溯溪、有的漂流,很多带队的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只有很少的经验。
缺资金支持救援陷窘境
近年“驴友”探险被困,甚至失踪死亡的事件频频发生,甚至有参与救援的公安民警牺牲的案例,也引发了“这些人值不值得救”的讨论。屠际斌认为,批评的确中肯,“但户外探险兴起是客观存在的,应加强引导而非遏制,这也需要更专业的救援力量、知识和更系统的培训。”
屠际斌告诉记者,大多数的民间救援队伍的成员都是兼职的志愿者,在资金和组织上都得不到国家的支持。“比如我们,连个活动场地都没有。今天到朋友的咖啡馆开会,明天借证券公司的办公室培训。”屠际斌说,也曾向体育和旅游的主管部门申请帮助,但都没有收到回应。
建立户外登山救援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勇峰提案建议,尽快建立健全中国户外登山救援体系。王勇峰认为,户外探险和登山活动具有一定风险,极端情况下会造成伤亡,主要原因是宣传教育不够,爱好者无安全风险意识;另外我国缺乏成熟的户外救援体系,现有的民间自发救援,在能力和保障程度上都有差距。
“救援体系建立需要时间,希望用5到6年时间初步建立救援体系,由政府主导,整合社会基层救援组织为主体。”王勇峰说
对于救援费用的问题,王勇峰希望推动保险介入来解决。但保险公司对进入户外探险领域比较谨慎,不给保或是保费太高,而且条款复杂理赔困难。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