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派克弄再次延伸:1918年的永安公司
1918年9月5日,气象表明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上海秋天开始悄悄地迈出了它的脚步。那日,与一年前相似,南京路上再次万人空巷,与先施公司也就咫尺之遥,一街之隔的对面,又一幢对20世纪头10年的上海来说算得上“巨厦”的建筑凌空而起,它便是至今还遐迩闻名的永安公司。
如同先施一样,在永安6层的庞大立面上,你可以读到粗壮的牛腿、窗框上的雕刻山花,门洞两边的古希腊柱子,有时是爱奥尼,有时是科林斯,以及种种繁复缤纷的线脚,最后则是表征着新时代到来的、带着铸铁栏杆的阳台,新时代气息不在阳台上,巴洛克时代也有阳台,而在铸铁的栏杆,钢铁与玻璃这两样材质将要逐渐地取代曾经的石头。
1917年的先施拥有5层楼面,1918年的永安拥有6层楼面,所不同的是,公和洋行的设计中,将第六层楼面放上了一个贯通的长阳台,这比后来的建筑奇才拉斯洛·邬达克在诺曼底公寓中的实践要整整早上六年。
双方的楼顶,都有一个高高耸立的塔楼,也全都是巴洛克的风格。先施叫摩星塔,永安叫绮云阁,这是一个不同,另外一个不同的是,先施塔楼由方而圆,永安塔楼则是一方到底,但全都逐层收分,在1918年的南京路这一带,成为一个标志。
如同永安公司大楼在建筑学意义上与先施公司大楼有许多相似之处,那创建永安公司的郭乐,与创建先施公司的马应彪也有许多方面的重合。
他们两人全都来自珠江口外一处叫香山的偏僻岛屿。在19世纪中后期,全都仗着一腔热血而前往域外淘金。他们到达的地方又都是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他们做的又是同一桩生意:在果栏中买卖水果,最主要的水果是香蕉。1902年,未来中国的两个商界巨子,在悉尼合办了同一家商号:生安泰公司。年龄相差有数十岁的两人,都在生安泰公司的经营中发迹。
当马应彪于1900年在香港开设了先施百货公司,七年之后,郭乐与他的兄弟郭泉,在香港也开设了永安百货公司,开张那日,皇后大道中167号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手拿开业请柬的马应彪,从自己的先施公司一路走到永安公司,他与郭氏兄弟握手道喜的那一刹那,历史没有记载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预感到日后两人会在上海滩上演一番龙虎斗的大戏吗?
果然,也就八年之后,1915年7月,上海正是炎热的季节,那马应彪的先施工地正在紧张施工,但不远之处,南京路与浙江路口,来了两个身着白马褂的年轻人,一人站路北,一人站路南,从清晨起一直站到深夜戏院散场干净,他们每对身边走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往自己手提的袋子里放进一粒豆子,这豆子代表的便是每个路人。几天下来,坐在日升茶楼内的郭氏兄弟,基本清楚了南北人流的差异,郭氏兄弟便相互击掌,拍板决定永安大楼坐南朝北,就造在先施公司的对面!
开张不出20天,郭乐的永安公司创造的成绩着实炫目:从香港采购而来的一万多种货品,原先准备用于一个季度销售,却在20天中销售一空。此等盛况,别说是惠罗为首的四大洋公司,即使马应彪的先施也只能自叹不如。
1915年,当先施获悉永安也与哈同谈起了地块,并且有可能建造6层高楼,便要德和洋行将方案立马改动,由原先的5层改为6 层,先施岂能让他人时刻俯视?永安得知这一情况,针锋相对地立即让公和洋行将设计图在顶层加上了巴洛克风格的“绮云阁”。那先施,不依不饶,亦在顶层加上了“摩星塔”。
当先施在百货公司中率先推出女售货员这一招后,永安加以拷贝,甚至变本加厉,把相貌出众的女店员,比如销售康克令金笔的康克令小姐当作明星般地宣传,作为销售中的一种策略,不得不赞叹郭乐的精明。
永安又不止百货这一条路径。说到永安副业,首提便是天韵楼。那是一个综合性的游戏场,里面有小剧场,有电影院,有饮冰处。上海市民,只需花上一两角,便能够玩乐一天,甚是便宜。而站在天韵楼里,又能近看南京路,远眺黄浦江,此等景致,让市民着实喜欢。而在1918年的深冬时候,永安开张不到一个季节,一个叫邬达克的匈牙利人,筋疲力尽地来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