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人们都很熟悉,其意思实际有两个,且一褒一贬。
一个“马后炮”是象棋术语。在马后架上炮,正打侧击均可,多从潜伏开始布局,这是很厉害的一招,棋书《马后炮杀100着》专门介绍了这一技法。手谈时运用此招,议者则多为褒奖。
还有一个“马后炮”是指某些不及时的言论或做法,意思接近“事后诸葛亮”。此“马后炮”源自旧时戏剧界,“马”谐音“码”。“马后”即“码后”,是指将时间延后或延长。该唱时唱迟了就属“马后”。元剧《隔江斗智》有:“大哥需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得迟了。”这“马后炮”是“码后炮”的谐音。“码后”即往后码,指“不及时”,“炮”可指“炮制”、“做”、“处理”等诸多意思。
现在人们都知“马后炮”是象棋术语,那么表示“不及时”的意思就会解释不清。其实,双面“马后炮”用的是相同的字,来源不同,意思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