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双雄收出阳线
7月份沪深股市的板块表现,与前段时间没有很大差异,分类指数显示了这种特征。上证银行指数与上证能源指数7月份分别下跌5.5%和5.44%,是跌幅最大的两个分类指数,涨幅居前的分类指数依然是文化、信息、医药。传统产业的银行、能源板块跌幅居前。
这种大盘股弱、小盘股强的格局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不过,7月份也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先看占上证指数权重较大的大盘蓝筹股。
银行股是最弱的一个板块,除了建设银行7月份上涨3.37%,其余15只银行股全线下跌,跌幅最大的招商银行7月份下跌8.62%,这个权重最大板块的下跌,是7月份上证指数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不过,另两大权重股——石化双雄表现不错,中国石油7月份上涨6.18%,是今年最大月涨幅,中国石化7月份也上涨了4.78%。铁路板块表现更好,如中国铁建、中国北车7月份涨幅都超过18%,中国中铁、中国南车涨幅都超过14%。
整体低迷的大盘蓝筹股也开始分化,部分大盘股已经开始上涨。
部分小盘股跌幅居前
7月份表现最好的自然还是新兴产业方面的文化、信息软件等板块,如电子商务的上海钢联7月份上涨114.2%,成为两市涨幅第一的A股,中小板中的几只电子类股票——中京电子(涨幅89.75%)、鸿博股份(涨幅85.2%)、证通电子(涨幅81.33%),列涨幅榜的第二、第四、第五(见下表)。
重组股也受市场追捧,如有重组题材的金浦钛业、盛和资源、美都控股,列涨幅榜的第三、第六、第七位。
不过,创业板、中小板虽然7月份指数都是上涨的,但股票不是都在涨幅行列中,有些股票居然位于跌幅前列,其中还有的是大牛股。比如,创业板的长方照明7月份下跌22.16%,列跌幅第七位;联创节能下跌20.5%,列跌幅第十二位;国腾电子下跌19.82%,位于跌幅榜十四位。
此外,即使那些涨幅很大的股票,很多也留有较长的上影线,比如,涨幅第一的上海钢联,7月份收盘价比最高价差不多下跌了20%。
这些现象都显示,今年以来走势强劲的小盘股,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