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逛书展,年年空手而归,我又没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白耗了一天公假,还被领导数落。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讲不出。
可这能怨我吗?
一进展会现场,我就像工兵扫地雷般地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有关树脂、颜料、油墨以及印刷之类的专业书刊。高校类图书很多,都是专供大学生研读的教学类课本;科技类图书也不少,但大多是给普通读者看的科普类读物。
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专柜,却摆放的都是与化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活常识类图书。在书展上,倘若要为从事化工、印刷、造纸、纺织等行业的一线技术工人寻找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真比登天还难!
但是,也不能全怪出版社。这种小众类图书,印量小,利润薄,弄不好还会亏本。而编纂一本专业类图书,必须有该专业的专家提供稿件或者参与审校,尽管稿酬已到“鸡肋”的地步,成本还是让出版社望而却步!
书展上,重文轻理,文学(当然不是纯文学)在唱主角,政经类唱配角,理、工、农跑龙套,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主办方和出版社追求书的销量,将广大学生和普通市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经济是基础”啊!假如没有从事“理、工、农”的劳动者做“基础工作”,我们的社会怎么能支撑、发展呢?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这些专业书籍,如同大旱望云霓啊!
我们的出版社和书展主办方,真应该多考虑各条战线产业工人的阅读需求,考虑“理、工、农”书籍的社会需求,提供和搭建专业类图书展台,让“大旱”中的“理工农们”能够在书展一解干渴!期待明年书展,能够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