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横扫加拿大北部的巴里小镇,当时我正在多伦多北部的赫斯特宾参加电讯传媒一场研讨会,回家路上,我看到小镇一片狼藉,到处是断垣残壁和被砸毁的汽车,车载收音机里说,数十人丧生、损失达数百万美元,几十万人流落街头,我觉得自己该为巴里小镇做些什么。
第二天晚上,研讨会快结束时,我站起来呼吁大家为巴里小镇募捐,这时电讯传媒副总裁鲍勃·邓普顿邀请我到办公室详谈,然后他打了一通电话。
不到5分钟,电讯传媒高管们悉数到来,鲍勃简单介绍了受灾情况,然后在白板上写了“333”三个阿拉伯数字,他解释说:“大家用3个小时来制定一套方案:用3天时间募集300万善款,送给巴里小镇的灾民,现在开始倒计时!”
大家面面相觑,办公室一片沉寂,许久有人低声嘟囔:“邓普顿,你疯了吗,这根本做不到。”鲍勃厉声反驳:“等一下,我没问你能否做到,首先你要回答我,你愿不愿意这么做?”于是大家纷纷表态:“献爱心的事谁不愿做?”
鲍勃示意大家保持肃静,然后在333下面画了一个巨大的T字,左侧写道“为什么做不到”,在下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叉,然后在右侧写道“如何做到”。接下来鲍勃解释说:“从现在开始,大家禁止讨论左侧‘为什么做不到’这个话题,因为纯粹是浪费时间;我们要重点讨论右侧‘如何做到’,在没有得到答案前,包括我在内,任何人不得离开办公室,我们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
办公室内又是一阵沉默,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提议说:“可以在我们的广播节目上打募捐广告。”鲍勃赞许地点点头:“好主意!”然后把方案写在T的右侧。但有人反对:“不行,我们的信号只覆盖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这是事实。又有人建议:“我们可以购买加拿大国家电台时段,费用从善款里扣除。”又有人反对:“国家电台费用高,再说动用善款似乎不妥?”
这时我建议:“为什么我们不考虑和国家电台,或其他兄弟省份电台交换时段呢?即使按照1:10比例交换,我们也不用掏一分钱。”大家为我的创意拍手叫绝,鲍勃很激动,他专门换了红色水笔。把这条建议写在白板上。有人担心:“同行是冤家,人家不一定同意。”我提醒道:“大灾面前,同仇敌忾,冤家也能变亲家。”
有人顺着我的思路往下延伸:“电视台的效果更好,也可考虑交换时段。”“对!”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这时候大家发现,T的右侧密密麻麻写满建议。
鲍勃看看表,时间还剩下1个小时,于是他开始下达命令:“现在兵分两组,一组与国家电台、电视台,以及各地电台、电视台联系交换时段事宜,只要对方同意,比例不是问题;另一组负责制作录音和画面,争取今晚黄金时间播出。”
周六晚上,全加拿大有五十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我们的募捐广告,在不到3个工作日内,就成功募集到300万美元!
最后参加头脑风暴的各位成员都感叹道:“与其花时间去讨论可行性,不如直接付诸实践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