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严格管理或为动机
14日晚10时左右,“中国网事”记者赶到抚州市临川二中。虽是周末,全校师生几乎都知道学校里出了事。校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发后,被害的孙老师家属来到学校,要求学校给个说法。
校方和警方从雷某平日表现和与孙老师的接触中,判断他杀害老师的动机是不满孙老师的严格管理。也有老师推测,直接原因可能与孙老师之前没收雷某的手机有关。
15日,记者采访了第一个发现孙老师被杀害并报警的余老师。他说,孙老师从农村考上大学,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临川二中。一个年级100多个老师,评9个优秀教师,他是其中之一。
余老师和班上的同学反映,雷某是从外地来临川二中读高中的,成绩不好,平时上课经常睡觉。事发前一天,孙老师曾找雷某去办公室谈话。但是直至事发前,雷某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去上课。一位姓陈的学生告诉记者,“孙老师平时管得比较多,虽然我们有时候会觉得烦。但现在孙老师不在了,大家很难过,现在又换了新老师,对备考也有影响。”
“超级中学”压力山大
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上顿渡镇几乎家喻户晓,因为在这个小镇上坐落着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两所高考升学率高的“超级中学”。
临川二中官网上介绍,临川二中曾输送少年班大学生29人,146人免试保送全国重点大学,90人录取北大、清华。以“管理严、教风良、学风好、校风优、质量高”而闻名。
记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临川二中刚开学时,高一新生还只有2500多名,开学后还陆续有外地学生办理入学,现在已经有2800多名学生了。“很多学生都是慕名而来的,生源素质比较好,老师很敬业,管理模式也起到了作用。”余老师说。雷某和姐姐便是这些慕名而来的学生。在雷某班里,记者看到,教室里每一张书桌上都堆着一大摞书本,雷某的座位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学生说,他们每天从早上七点上课到晚上十点,一周有六次考试,只有周六晚上和周日下午可以休息。
余老师说,老师们平时抓得比较严,因为学校之间有竞争,班级之间有竞争,老师之间有竞争,学生之间也有竞争,大家都感受到了压力。然而,没有“跟上趟”的雷某,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和老师的严格管理,并开始自暴自弃,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老师和父母。
师生矛盾何解?
学校团委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14日事发后,学校老师们在QQ群里一直讨论到晚上二三点。“开始是愤怒和惋惜,后来更多的是对日常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从教33年的高三年级组主任黄老师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学生和老师没有深仇大恨,怎么能下毒手。“原来的学生都会感激老师培养了自己,现在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就是生产线上的产品,对老师没有感情。”
教了29年物理的孔老师觉得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或者留守学生对情感的匮乏,让他们在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下,变得越来越脆弱,总是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教导。“现在老师必须要大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但孔老师坦言,面对升学率,老师们也有压力,和学生沟通难免会有带情绪的时候,现在常常要回头给学生道歉,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
有专家认为,造成悲剧的一个原因就是“超级中学”过于重视升学率和名声,进而将竞争的压力转移给老师,造成部分老师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学生的严苛管理常常只看结果不论方法。“超级中学”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办学模式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和利益链,而其中的恶果,最终只会转嫁给学校的师生。 新华社 (吴锺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