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的执法人员,对本市52家公共建筑、23家公共机构的夏季空调温度控制情况进行了专项监察。结果显示,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明显。23家公共机构的夏季平均室内温度为26.4℃,比2012年平均温度25.8℃上升0.6℃。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意识普遍提升,52家单位室内平均温度为26℃,同比去年提升0.5℃。
市节能监察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用电负荷激增,跟空调的使用紧密相关,空调如果调高1℃,可节电6%左右;如果35℃以上的高温日所有公共建筑空调温度都在26℃以上,可降低高峰电力负荷34万千瓦。
但另一方面,空调温度控制涉及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夏季温度高于26℃未必节能。经过监察发现,部分建筑物夏季空调平均温度高于26℃并非是由于其严格按照建筑温度控制规定,而是由于空调温度分布不均匀所致,这当中原因很多,包括:大楼门窗敞开、造成漏风现象;建筑物人流量大、热负荷过高;各分单元房屋人工隔断、风场流动性差;风管布局不合理;控制冷冻水流量的电磁阀损坏;多年运行的溴化锂、风冷热泵机组效率低下等,即使空调机组“开足马力”,也很难把温度降下来。对于上述情况,管理者应该积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推进楼宇围护结构、制冷机组等方面的节能改造。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