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年有超过8000名安徽省内外的复读生涌进这里。挤满学生的中学是这座小镇的“心脏”。当地的居民说,“没有学校呀,毛坦厂的经济就会崩溃”。
上课要用扩音器
将毛坦厂镇上的人们拽进同一生活频率的引力,来自这里的两所高级中学——毛坦厂中学和金安中学。在当地,老百姓习惯合称两所学校为“毛中”。
近10年来,毛中的本科升学率连续达到8成以上。今年,毛中有11222名考生参加高考,其中9258人达到本科分数线。但校长韦发元说:“毛中几乎从不做广告。”高考成绩公布的当天下午,咨询复读的电话就已打到毛中。开始报名后3天,高考补习班的名额就满了。由于学生太多了,老师必须用扩音器上课。
毛坦厂镇,这个只有3.5平方公里、5000多本地户籍居民的小镇,在毛中开学后,再次恢复到将近5万的人口规模。毛坦厂镇近几年修建了3.5千伏的变电站、50亩的垃圾填埋场和日处理量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如果没有学校,这里不可能建设如此规模的基础设施。”镇政府的杨化俊说。
作息制度很严苛
进了毛中的学生,如果想成为成功故事的主角之一,就必须接受和适应这里的规则。毛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振华,将这套规则概括为“全方位立体式无缝管理方式”。这里有严苛的时间作息制度。一天24小时被一张作息表严丝合缝地分解掉。早上6时10分进班早读,直到晚上10时50分下晚自习,休息时间只包括:午饭、晚饭各半小时,午休1小时。有的班主任甚至还要求“统一上厕所”。
在毛中经受“锻造”的学生,“1年要完成过去3年才可能做完的习题和考试卷”。学校选聘班主任,每学期根据考试成绩,实行“末位淘汰制”,而班主任可以炒掉任课教师。
家长纷纷拜“神树”
来给儿子陪读的汤才芳听说,毛中有一棵百年老枫树。很多家长和学生拜过这棵“神树”以后,“很显灵,第二年高考涨了一两百分呢”。
走近毛中北门东侧的那面院墙,汤才芳很震惊。观世音菩萨的十字绣和“毛中栽培,神树显灵”的红色锦旗,被铁丝挂起来,几乎遮住大半面墙。褪色的锦旗旁边,一块简易房铁皮搭起的棚架下面,香灰堆到1米多高,一大片墙皮已经被熏得脱落,露出红色的裸砖。这个陪儿子第二次冲刺高考的母亲,在巷子口停留了一会儿,还是转身离开了。她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一些神秘感萦绕在毛坦厂。很多学生会在高考前放孔明灯。“送考节”那天,前三辆大巴车的车牌尾号都是“8”,出发时间是上午8时8分。头车司机属马,寓意“马到成功”。 (陈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