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像有一个感人的名字:感谢中国养父母碑。那个小男孩是一名日本战败后遗孤的化身。
这座碑是1450名日本遗孤为了感谢将他们抚养成人的中国养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发捐资筹建的。
“雕像浓缩了半个多世纪日本遗孤与中国养父母间的真挚情感,彰显了中国养父母‘以德报怨’的博大胸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说。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99年铜像揭幕时,上百位日本遗孤渡海而来,一定要参加这次仪式。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名叫木村成彦的遗孤代表。
原来,木村成彦就是在1945年日本战败时出生的,刚出生七八天就成为孤儿,是吉林省敦化市的张中棉和徐淑珍夫妇收养了他,还给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张学彦”。
“我到死也忘不了,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为我求医问药,没有他们我怎么能活到今天?”木村成彦在养父张中棉怀中泣不成声。3天前,他的养母徐淑珍去世。木村成彦大声喊着:“妈妈,儿子多想再为您尽一点孝道!”
张中棉告诉博物馆工作人员,“我们不管他是不是敌人的孩子,只觉得这孩子没爹没娘,我们不养他,他就死了。我们从不想要什么回报。”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投降后有5000多名孤儿被抛弃在中国,他们最大的13岁,最小的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新华社记者 徐扬
(据新华社沈阳9月1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