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对上海各大经销商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叫好声没有转化成到店量或销量的上涨,终端售价仍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与主机厂言之凿凿的汽车“三包”政策相比,在一线与消费者打交道的经销商们对此却显得极其茫然,种种不解主要集中在政策细则如何、如何鉴定退换车标准、主机厂对售后有无技术支持等等,已经宣布提前实施汽车“三包”政策品牌的经销商们同样是在茫然中仓促接招,甚至有4S店经销商不知主机厂已然宣布提前实施三包政策。
三包政策有无定稿
广汽丰田目前还没有宣布提前执行汽车“三包”政策,沪上经销商坦言还未接到主机厂关于此项政策推行的相关培训通知。有4S店售后服务经理表示,作为一个难产多年的政策,他能理解主机厂的安排,不提前执行是因为这项政策的内容实际并没有真正确定下来。他笑称,目前政策版本顶多是1.3版本,10月1日发布的,可能是1.6版本甚至更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版本还会继续提升。在具体内容和细则没有确定的情况下,主机厂如何应对、经销商如何应对,的确是个难题。
汽车“三包”政策与上海地方法规也有冲突,如政策提及到因汽车本身质量问题,消费者可要求退换车。经销商们都认为这一点在上海操作起来有难度,目前上海新牌照三年内才能转让,假使消费者是新车新牌,退换车时牌照处理是难题。
车厂有无更多支持
广汽丰田4S店售后经理同时提到,无论政策如何制定,它对4S店的售后服务技术要求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但目前沪上售后维修技师工人的现状不容乐观,维修工作苦、累,薪水不高,员工流动性大,再加上年轻的90后不愿意接手做,已经出现了年龄断层,有些岗位后继乏人。在这一现状下,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无疑给经销商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主机厂是否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变得尤为重要。
奔驰经销商则表示,汽车“三包”对主机厂的零部件供应能力是极大考验,维修时间超过5天必须要有代步车,如果主机厂零部件供应不及时,势必造成经销商运营压力的增加。虽然奔驰经销商已与8月悄然实施汽车“三包”实战演习,实际操作中“还没碰到什么问题,所有的步骤都是按照主机厂的要求来做”,但他对物流供应还是有所忧虑。
已经宣布提前实施汽车“三包”的一汽马自达经销商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实施汽车“三包”政策后,所有的问题承担主体是经销商,主机厂的硬件设施,如新车质量、物流供应等没跟上,会导致经销商吃亏。目前,他能做的,是加强PDA检测,意即加强新车到店质量检测。售后维修上他也有所担心,“没经历过,心里没底”,可能会出现哪些主要问题、经销商该如何应对,主机厂并没有给出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有否公正鉴定机构
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会有公正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存在。有经销商认为,汽车是生活必需品,一旦出现涉及到索赔或者退换车,该如何鉴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消费者使用方法不正确,还是油品有问题,抑或是汽车本身真的有质量问题,到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持一词,是非难辨。
经销商也不认可所有的问题都由特约维修站来鉴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生活难做”。
实际意义尚不好说
虽然对具体实施很茫然,但谈及汽车“三包”政策推行的意义,很多经销商表示,“这是一件好事情,对消费者有帮助,对汽车品牌含金量是一个考验”,但他们也坦言,这一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有上海大众经销商表示,三包政策里面包含的一些索赔内容,如退换车等,实际之前就可以做到的,三包政策的推行只是让其“从暗规则变为明面化”。
假如碰到修理五次也修理不好、消费者提出退换车的情况,有经销商直言,退换车不等同于“退一赔一”,根据政策,消费者提出退换车时,旧车是按照购车时间、行驶里程、厂家品牌系数等公式换算,折算出一定价格,也就是市场上的二手车价格,卖给经销商,然后再另购新车,“消费者多多少少有点吃亏,耗时耗力,但这是政策规定的。如果碰到有些问题消费者认为自己在理,主机厂也觉得没问题,而原因又一时半会儿无法鉴定,我们可能会稍微妥协一下,比如赠送一次免费保养、问题解决前免费修理等等。”
广汽本田的经销商则认为,建店以来,所有的投诉都是针对服务态度的投诉,对汽车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投诉很少,售后维修投诉也不多,“三包”实行不实行,他们都还是依照主机厂的规定照常工作,“这个月新雅阁上市后,能否带来整体销量的突破,是我们目前最为关心的”。 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