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质朴的梦想叫“公益”;
有一种温暖的情怀叫“奉献”。
今天,在第11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在第三届上海好心人节上,我们用微视频记录无私的付出,记录人间的真爱。“好人”有“好梦”:惟愿照亮他人,让我们用真心感悟,用善举圆梦,相信在爱的天空下,上海一定更美丽。
(读者可登录上海文明网、新民网“上海好心人”专题收看公益微视频)
吕舜玲
变卖洋房创办儿童康健园
年近八旬的吕舜玲女士是爱国华侨,香港著名实业家吕建康先生的长女,出生时由于窒息导致脑瘫。多年来,她自强不息研究出一套治疗脑瘫的“吕氏推拿法”。为了能用这套方法帮助更多脑瘫儿童,2003年她卖掉了家中祖传的两栋花园洋房,创办了民营社会福利机构——徐汇区致康儿童康健园。
【我的公益梦】 将“吕氏推拿法”发扬光大,帮助更多脑瘫孩子从中受益,改变命运。
顾颂珍
“阳光妈妈”菜场里的大忙人
顾颂珍被称作“阳光妈妈”,她是长宁区太阳菜市场的党支部书记。每天凌晨3时,顾颂珍就跑到批发市场帮摊贩验货,每天下午3时准点到每个肉摊收缴“垃圾肉”,因为她的努力,菜场运营一直规范有序。菜场168个摊位,谁家有个大事小事,都愿找她商量。在她带动下,“有困必帮”成了太阳菜市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我的公益梦】 让菜市场成为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大家都规规矩矩做生意,一起过上好日子。
王安韵
脑瘫学生绘制无障碍地图
王安韵是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大三学生,一名脑瘫患者,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志愿者团队“我们的甜橙树”一员。去年暑假起,她和几个病友坐着轮椅,在妈妈们陪伴下奔波于一个个地铁站点,为的是绘制一份无障碍地图。经过一年努力,1号线沿线所有站点的无障碍地图已基本绘制完毕。
【我的公益梦】 为上海的无障碍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让残疾人都能走出家门,方便出行。
鲍美利
敞开家门打造“开心小屋”
8年多来,身患重症的退休音乐教师鲍美利将自己的家打造成温馨快乐的“开心小屋”,向社区老人开放,义务教唱歌、弹琴,陪聊天,让大家在小屋中尽情欢唱。她的热情与无私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人,先后已有17位社区志愿者打开家门,向社区居民传递笑声和快乐。鲍美利也为此获得了“中国好人”的称号。
【我的公益梦】 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健康快乐,用年轻的心态战胜病魔和困难,真正做到“老有所乐”。
杏林义工
维护就医秩序乐当“领路人”
松江区中心医院里活跃着一批义工,2011年以来“杏林义工”吸引了超过1500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热心人参与,陆续开展了门诊导医、预约式陪同就医等服务项目,为病人排忧解难。
【我的公益梦】 用我们的热情影响更多的人,共同维护医院秩序,改善医患关系。
陆季康
一诺千金邻里情成“母子”情
陆季康是一位共产党员。四年前,她的邻居杨阿姨中风住院后,成天牵挂养老院里的母亲,陆季康得知后便允诺帮她照顾老母亲,没想到这一诺就是一千多个日子。去年杨阿姨发病去世,他发誓要把她的母亲当成自己的妈妈来精心照料。
【我的公益梦】让杨老太太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我会坚持下去。
蒋舒文
她和小伙伴让病房多欢笑
90后白领蒋舒文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义工服务站的义工团队长,从大学开始她便坚持来医院参加服务,每年参与服务的时间达240小时。她经常组织小伙伴去病房陪病人聊天,表演节目。
【我的公益梦】 让医院病房不只充满消毒水味,也能充满人情味。
张轶超
让“放牛班”的孩子融入城市
张轶超是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创始人。自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他开始在上海为农民工子女小学支教,每周为孩子们带去音乐等课程及活动。2006年他组建上海第一支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成的合唱团“放牛班的孩子”,之后又注册成立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为外来娃提供免费课外教育服务。
【我的公益梦】 盼课外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农民工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融入城市。
项全雄
“反扒总教头”抓窃贼20年
62岁的项全雄是一名个体经营户,也是“全民英雄志愿者”反扒工作室的“总教头”,20年来他凭借火眼金睛和过人胆识抓贼500余名。通过见义勇为,他收获了快乐和满足,但背后的危险和辛酸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了解。
【我的公益梦】 把经验传授给更多有志青年,见义勇为,共同传递正能量。
管家红
“抗癌妈妈”18年助贫困生
管家红是上海希望工程优秀志愿者001证书获得者。2001年,她被查出罹患癌症,不久丈夫下岗,尽管不宽裕,她还坚持定期向资助的贫困家庭寄钱款。18年来,她一共资助了山东、内蒙古等地7个家庭的9名孩子,累计捐助金额达6万元。
【我的公益梦】 愿这些孩子能好好学习,努力成才回报社会,对我而言也是种幸福。
张永才
把爱心看得比生意更重要
42岁的张永才是沪太路1170弄爱家超市的老板,自1996年开办超市以来,他17年如一日关注小区里的困难群体,为困难家庭送米送油。他还联合小区里其他店主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在店里设置捐款箱。1170弄居民都称他为“最美老板”。
【我的公益梦】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充满每个角落。
魏杰
组建“新上海人”社区巡逻队
2004年来沪打工后,魏杰在石门二路街道开了家便利店。他发现自己借住的东斯文光明小区失窃案件时有发生,便牵头成立了28人组成的“新上海人治安巡逻队”,每天晚上他们都在弄堂里穿梭巡查,先后排除多起盗窃、火警、水管爆裂等事故隐患。在他们努力下,该小区一举跨入市级安全社区的行列。
【我的公益梦】 更多“新上海人”能一起努力,让“自己的家”更安全、更和谐。
孙佑民
省吃俭用资助老区娃上学
孙佑民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3次飞行经历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如今离休赋闲的他乐善好施。孙佑民每月工资不高,还要承担老伴、残疾女儿和外甥女的生活费用。然而他对困难的人却慷慨解囊。虽然家境清贫日子拮据,但他仍倾其所有,用牙缝里省出来的钱资助了多达41名老区儿童。
【我的公益梦】 尽力让更多因家庭贫困而无钱念书的老区孩子重返校园。
顾显强
技术员甘当敬老院扦脚工
顾显强是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动力管理中心一位工作出色的技术员,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罗山敬老院里的义务扦脚工。每逢节假日,他总是抽出时间,夹着祖传的扦脚包,骑着“老坦克”来到敬老院,让老人们走路走得很舒坦。
【我的公益梦】 用这门手艺为更多人服务,给更多老人带去舒心的笑容。
孙丽娟
“爱心妈妈”文化活动送下乡
孙丽娟原本是一位幼儿园园长,2006年退休后,她一直忙碌于文化活动,三下乡、莲香文化节、党员志愿者服务……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还是“爱心妈妈故事队”的队长,有时候甚至忙得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家人。
【我的公益梦】 更多的老人能一起为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袁济舟
积攒钱款回报乡亲18年
袁济舟是上海市路灯管理中心照明公司工程部主任,他1972年去安徽省东至县插队落户,当地农民朴实热情,给了他很多照顾。回到上海后,袁济舟从未忘记过东至农村的老乡。每逢长假他都专程回去,带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款接济乡亲,至今整整18年。
【我的公益梦】 东至农村的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老人都能身体健康。
【助梦宣言】
公益梦需要更多人的助力,需要更多人的接力,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让我们来共同倾听愿奉献、有真爱者的助梦宣言。
■ 长宁区文明委 每一位好心人,都是一部形象、鲜活的德育教科书。长宁区将通过把好心人故事创作为文艺作品,推进“讲好心人故事,传道德力量”的宣传机制;通过为好心人典范筹建工作室和提供帮扶资金,完善“怀感恩之心,助好心人圆梦”的帮扶机制。在培育、挖掘、关爱、学习、争做“好心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 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用心点亮万家灯火,用爱谱写人间大爱。
■ 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 心手相牵,联通你我。用微笑传递正能量,用奉献共筑中国梦。
■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账务中心 我们愿做“好心人”身边的助梦人,以实际行动崇尚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 市北燃气公司 愿与好心人一起,以责任传承公益,以奉献助力爱心。